一個稀奇古怪的教授到底在干什么——朱維錚其人

2012年3月10日,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在上海逝世?!安皇墙泴W家,也不是經濟學家,是中國經學史專家?!痹谥扉T弟子、復旦歷史系兼職副教授廖梅看來,懷念朱維錚的過程,也是普及經學史常識的過程。

責任編輯:袁蕾 李宏宇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魏晨捷

2012年3月10日,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在上海逝世后,媒體相繼推出報道,他的名字前面的身份是“經學大家”、“最后的經學家”,還有一些寫成了“經濟學家”。

“不是經學家,也不是經濟學家,是中國經學史專家。”在朱門弟子、復旦歷史系兼職副教授廖梅看來,懷念朱維錚的過程,也是普及經學史常識的過程。

“朱先生是堅持中國啟蒙精神的代表人物,特別是他敢于挑戰時下尊孔復古的逆流,令本人感佩無已。”北京大學教授李零在唁電里說。

朱維錚(1936-2012)近年來致力于把各種“大師”從天上請回地上。 (南方周末資料圖片)

“造神運動,似可休矣”

朱維錚師從周予同——這位曾在“五四”運動中參加“火燒趙家樓”的史學家對當時北洋政府提倡的“讀經”頗為反感,1920年代開始把經學拉下神壇,變為歷史研究對象,創立中國經學史這一現代學科。在這之前,經學“只能信仰,不能懷疑”。一為思想信仰,一為學術研究,“這是經學和經學史的區別。”廖梅告知南方周末記者。

“各時代有各時代的孔子”,朱維錚延續了周予同的經學史研究,進一步考證理清孔子“變形記”,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論述“學隨術變”:經學會按照當時統治者的需要,改變自己的形態。對經學經典的解讀,不是經學家說了算,而是皇帝說了算。

所以看到有人在電視上講孔子和《論語》,不顧經學的歷史變遷,朱維錚就很惱火:即使“子曰”全部可信,“拿它作為惟一依據將孔子捧上天或按下地,都是令人驚異的。”

因為孔子,朱維錚近年招來的爭議不少。他也略有耳聞,“據說網上罵得最兇。”

2007年,朱維錚在一次演說中重提孔子是私生子出身,外間炸開了鍋。

其實他在1982年的《孔子思想體系》中已考證過。從司馬遷、鄭玄,到周予同、費孝通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