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別迷戀稀土專營
近期成為中國與歐洲、美國、日本貿易爭議焦點的稀土行業,可能被納入“國家專營”。這不僅不能滿足國際定價權和做強稀土產業的訴求,反倒有引發新一輪“國進民退”的危險,讓一些強勢國企,借助行政力量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據《中國經營報》2012年3月17日報道,近期成為中國與歐洲、美國、日本貿易爭議焦點的稀土行業,可能繼煙草業和鹽業后,被納入“國家專營”的范圍。目前作為“專營制度”技術基礎的稀土專用發票,可能將于2012年6月在中國稀土的主產區內蒙古和四川率先試點。該報記者了解到,稀土專用發票的推行依然遵循“整合為先”的大原則,使稀土行業的大企業加快實施兼并重組步伐。
中國稀土戰略是近幾年的輿論熱點,由于涉及我國一項大量出口的優勢資源,討論夾雜了不少民族主義因素。一種有代表性的意見認為,目前我國稀土產量占到了全世界的90%以上,有必要將國內的稀土產業整合起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