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千古寸心魚與熊

如今魚已非常普及,而熊掌則更為稀少,人們又在辯論“子非熊,安知熊之痛與不痛”的新問題。這里的實質,就是理解。人與非人、人與他人之間,都需要理解;而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從對方的立場思考。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王森

人與非人、人與他人之間,都需要理解;而理解的最好方式,就是從對方的立場思考

很多年前,孟子生活的時候,魚和熊掌皆是稀少的美味,他老人家甚感難以抉擇。那時沒有動物保護組織,但人們并不竭澤而漁,所以莊子和惠施還能觀魚于濠梁之上,并提出了“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與不樂”的千古命題。如今魚已非常普及,而熊掌則更為稀少,人們又在辯論“子非熊,安知熊之痛與不痛”的新問題。對象換了,主題依舊。

這里的實質,就是理解。莊子確定,他知道從容出游的魚是快樂的?;菔﹨s以為,人非魚,恐怕不能知魚。孟子所謂“惻隱之心”,禽獸是否皆有,我不敢說,至少“人皆有之”。而其主體和對象,似既有人與他人,也包括人與非人。換句話說,人禽之別,或就在于人的惻隱之心也廣及非人。

很多年后,英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