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么樣,我就怎么樣寫”——楊顯惠·甘南·非虛構的意義
楊顯惠五年甘南行程積攢了近10萬字的采訪筆記,2011年出版的非虛構文學《甘南紀事》用去五分之二,后續部分寫作計劃2012年冬天完成,這也將是他的封筆之作。
責任編輯:劉小磊 李宏宇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魏晨捷
《甘南紀事》中的很多故事都發生在扎尕那村(上圖)。楊顯惠正在進行《甘南紀事》后續部分的寫作,他的理想是真實地寫出甘南藏民的生活史。 (楊顯惠/圖)
楊顯惠五年甘南行程積攢了近10萬字的采訪筆記,2011年出版的非虛構文學《甘南紀事》用去五分之二,后續部分寫作計劃2012年冬天完成,這也將是他的封筆之作。
作家楊顯惠為《甘南紀事》,斷斷續續去了甘南藏地五年,從2007年到2011年,每年都去甘南藏地兩三次,每次少則一星期,多則半月二十天。
五年里,楊顯惠以蘭州為根據地,多次進入甘南草原,進出藏民的牛毛氈房和榻板房做采訪。甘南藏族自治州轄七個縣,他跑了六個縣,去過的村莊有二十個。五年的甘南行程為他積攢了近10萬字的采訪筆記,2011年出版的非虛構文學《甘南紀事》只用去了五分之二。他把這當作自己寫作生涯的最后一次旅行——66歲的楊顯惠做過心臟搭橋手術,他的理想是真實地寫出甘南藏民自1950年至今的生活史。
現在楊顯惠在進行他的《甘南紀事》后續部分的寫作,計劃2012年冬天完成?!昂罄m部分是關于藏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描述。藏民族的傳統文化、生活價值觀也抵擋不住現代工業化大潮的影響”,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