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商業代言漸成潮流:最富的“新演員”們
過去十多年里,企業家越來越多地成為各類企業或品牌的代言人,這是中國商業文明演化過程中一道獨特風景,背后既有雙方私交的牽線搭橋,又有可能的商業互惠鋪陳。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在上海市中心一幢老洋房的花園里,王石正按照汽車廠商和攝影師的指揮,擺出各種pose (南方周末記者 陳中小路/圖)
過去十多年里,企業家越來越多地成為廣告片主角,這是中國商業文明演化過程中一道獨特風景,他們代言的方式和目的也多種多樣
“真的靠近自己,你明白那些融進你生命的,不是萬科,不是珠穆朗瑪或是乞力馬扎羅,而是走向它們和告別它們時留下的腳印。”
伴著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略帶沙啞的配音,他與毒蛇對視、在迷宮中前行、攀爬雪山等一幕幕場景出現。這是將于2012年4月播出的Jeep新大切諾基廣告片中的畫面。
王石是在2011年哈佛游學期間接到的代言邀請。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他表示,一位“氣味相投的好朋友”牽線搭橋后,自己一口答應。“他們請我的時候怎么想我不知道,反正我替他們捏把汗。請企業家代言和請影視明星不同,尤其是選一個房地產企業的企業家,這等于是給萬科背書。”
王石是最早涉足商業代言的中國企業家之一。早在2001年,他便為摩托羅拉一款手機代言。此后,他又接拍過德國大眾、陸風汽車、平安保險的廣告片,到2006年為中國移動全球通代言時,王石的個人形象已在大眾中獲得了廣泛認知——盡管有人仍會誤以為他是“中國移動的老總”。
王石之外,最近五六年,越來越多的明星商人出現在了廣告片或商業秀場中,儼然成為一股風潮。其中既有馮侖、潘石屹、張朝陽等企業家,也有江南春、雷軍等創業家,亦有徐益忠等知名度有限的制造業主也投身其中。
“比鄧超的代言費還低”
王石之外,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樂于走到鏡頭前,跨界出演,成為各類企業或品牌的代言人,背后既有雙方私交的牽線搭橋,又有可能的商業互惠鋪陳。
在十多年前為摩托羅拉拍攝的廣告片中,王石身著筆挺的西裝,頭發梳得順溜整齊,站在熱氣球里,拿著手機一邊旅行,一邊指揮企業后方工作。這一片子制作并不精良、創意并不出眾,王石的形象也不像今天一樣風格鮮明。但在當時企業家商業代言寥寥無幾的年代,這一廣告依舊引發熱議。
“我沒有專門聘請經紀人去找廣告,我一直在等著廣告來找我。”王石說,面對上門者,他有自己的選擇標準,而這個標準也在不斷變化。他接拍第一條廣告時,摩托羅拉通過萬科公關部門發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