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亂拍·民俗] “一個風箏就是一卦”

孔祥澤在天安門廣場上遇到費葆齡的時候,昔日的孔家大少已是貧病交加。他曾引以為傲的孔子第75世孫的身份給他帶來越來越多的麻煩。他告訴費葆齡,自己藏有一部曹雪芹風箏的抄稿。

  

“四世同堂”風箏,圖片選自《曹雪芹扎燕風箏圖譜考工志》
(漢聲編輯室編著)

 

 ?。罚箽q的費葆齡每天的功課是就著幾碟廣告顏料,在燈下畫風箏。小屋的光線很暗,即便在白天也得開著燈。院子小,蓋了一個小廚房就剩下一條過道了。
  老伴不時給費老爺子的紫砂茶壺里添水,或者掰一小塊無糖的薩其瑪塞進他嘴里。她偏過頭小聲跟記者說:“他跟小燕兒一樣?!?BR>  “燕兒”是79歲的費葆齡玩了一輩子的游戲。他的燕兒不長羽毛。竹篾的骨架,高麗紙的血肉,五彩的顏料把它們描摹得雍容典雅,眉目傳情,他的燕兒叫“扎燕”?!澳銊e看他現在這樣,他放起風箏來,帶勁兒著呢。腕子一旋,手指頭把線抖幾抖,風箏就上了天?!崩习橹钢项^兒說。


曹雪芹家風箏開枝散葉

  時光退回到70年前的北京。每當大街小巷傳來綿遠悠長的叫賣聲“菱角米來呦——”,在屋里“貓”了一冬的孩子們就樂了。他們知道,喝完香甜的臘八粥,他們盼了一年的風箏就飛來了。
  舊年臘月初八到新年清明風箏上市,這是老北京的規矩。屆時,從貨郎攤子上一個大子兒(銅錢)一個的“拍子”(俗稱“屁股簾”)到24個子的“扎燕”,風箏將成為上至皇族、外國公使,下至黎民百姓、黃口小兒的玩物。
  “那時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冬天比現在可冷了去了。孩子們一個冬天不讓出門,都圈在屋子里頭,風箏來了才得解放。大人不反對,風箏既是玩意兒,又鍛煉腿腳,鍛煉眼睛,鍛煉心肺。自一過了臘八,窯臺(今陶然亭)、四面鐘(今天橋)一帶放風箏的人越聚越多。連胡同里的樹杈上也常見折下來的殘風箏?!辟M葆齡從小就是個風箏迷。父親經商,家里頗有閑資,費葆齡十一二歲的時候就成為哈、金、宋、王四大風箏名鋪長期的“照顧主兒”。不過要等到日后成為風箏玩家,他才知道哈、金、宋、王都是從曹(雪芹)氏風箏開枝散葉出來的。
  曹氏扎燕風箏是一個家族。肥燕是雄健有力的雄燕;瘦燕是能歌善舞的雌燕,有趙飛燕的風流;比翼燕是恩愛兩夫妻;半瘦燕是“世事未諳多棱角,胸懷坦蕩喜爭雄”的少年郎;小燕是“眉清目秀意頑皮,胸中潔白更無欺”的稚子;雛燕是“眉開眼里含笑,黃口呢喃學話”的胖娃娃——這些扎風箏的絕活兒,被曹雪芹寫成一本《南鷂北鳶考工志》。此書的真本今天已經蹤跡難尋,它的鴻爪卻曾滋養老北京的風箏行。
  “那時候藝人的藝德——你有的,我不重復,各人都有一手絕活兒,都有飯吃?!惫仙谱龃笊逞?,王氏做“半胖兒(半瘦燕)”,金家就做雛燕,宋四用細篾(高粱桿)做小沙燕和小哪吒——這是一門絕活,別家都用竹篾扎風箏。
  南城講究大沙燕,北城好放“黑鍋底”。因為北城多滿人,滿人尚白?!昂阱伒住鳖愃茢z影的“反轉片”,兩只風箏,花紋一樣,只不過一只是黑色的地方,另一只恰好為白。在曹雪芹留下來的幾種沙燕扎活里,“黑鍋底”是按“雛燕”做的,雛燕的受風面積計算得比較合理,最愛飛,是人就會放。那時候有個民謠“黑鍋底真愛起,一個跟頭折到底”,在北城的朔風中,黑白分明的“黑鍋底”有動有靜,有陰有陽,特別醒目好看。
  風箏姿態各異,四位掌柜的為人、扮相也各有各的講究?;镉嫵錾淼耐跛氖且簧矶檀虬?。金氏金福忠原來是宮廷供奉(給皇上做手工藝品的六品官),永遠的長袍馬褂。那時候大型風箏的交易不在鋪面進行,各鋪伙計直接把風箏送到顧客指定的放風箏的場地試飛,顧客放完風箏也不拿走,寄存在場子旁邊的茶館里。交易就在這個茶館里進行,除了買風箏的錢,顧客還需多付一元車錢。其他鋪面接錢的時候,都殷勤地道一句“謝謝您嘞”,只有金福忠的伙計是一句不卑不亢的“讓您破費”。
  若到鋪面上交易,熟識的主顧一般也不言“買賣”。挑好了,跟金福忠說一聲“金大爺,我拿倆風箏放去”,拎著風箏就走;逢年節,一邊往柜臺上放上銅子兒,一邊說“金大爺,給您打酒喝”——這酒錢,勢必比當初風箏的價碼高。而金福忠呢,跟費葆齡這樣熟主兒也時常聊聊閑篇,比如輕描淡寫地絮叨一句:“我伺候過光緒爺。光緒爺叫我做風箏的樣子,我還留著呢?!?BR>  京城另一位不言買賣的扎風箏好手是廣安門外南線閣千佛寺的和尚郭昆峰。據說,郭昆峰是曹氏風箏又一支?!安苎┣蹖憽都t樓夢》和寫《南鷂北鳶考工志》是交替進行的。脂硯齋批紅樓的時候就住在這廟里頭?!辟M葆齡說,郭昆峰的主顧多為梨園界的頭牌們,日后這些主顧就成為他化緣的對象?!懊防习?,春天我們打算修廟,您慈悲?!本壊歼f上去。

79歲的費葆齡曾經跟梅蘭芳、尚小云、侯寶林一起玩過風箏   李濤/圖


梅蘭芳放風箏練眼風

  在費葆齡的青少年時代,北京的東南西北四六八城各有放風箏的去處。北城在皇化門、故宮箭道,南城在窯臺、四面鐘。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放風箏也是一樣。在四面鐘放風箏的多為殷實富戶、買賣人家。在窯臺放風箏的一般是梨園界的。費葆齡也常去那兒。在窯臺,人們常能見到梅蘭芳、荀慧生、尚小云等。
  費葆齡說,梅蘭芳放風箏是為了練他的眼睛。在戲臺上,旦角的眼睛得流光溢彩,顧盼神飛。放風箏,人的眼睛和長線之外那個搖搖曳曳身姿的對視,正好練這個。
  放風箏一般是在下午3點。兩點以后,各路玩家聚集到窯臺風箏場附近的茶館,不急放風箏,先在茶館里來一壺釅茶,扯扯閑篇兒,伸出手去試試風,覺得風行了,再走出茶館正式放風箏。
  有些玩家表面上一團和氣,肚子卻另憋著一股氣:他的瘦燕三把線就上去了,我的捯了五把,明兒勢必到哈家或金家的鋪子里叫給糊一個跟他的一樣的。大戶人家雇有專管放風箏的風箏把式,就像包月拉洋車的一樣,這些風箏把式也暗自斗藝,一邊放風箏,一邊留神別人腕子上的功夫。
  風箏不止是庶民的游戲,王爺放,皇帝也放。
  “王爺的風箏比皇帝的好。為什么呢?皇帝的風箏裝飾紋樣都是一定,扎糊的時候也不敢用什么絕活,都是四平八穩的大路貨?!背D暝陲L箏鋪子里廝混的費老爺子精于此道。
  風箏不僅是拿來玩的,也常常成為上得了臺面的禮物。講究的扎燕風箏上布滿蝙蝠、蝴蝶、牡丹、貓、蝶、魚等吉祥圖案?!赌销_北鳶考工志》里記錄的每一式風箏都有自己的講究?!巴惖麑し肌焙汀鞍衮瘃壵椤笔怯抿鹌闯商一ê土~的形狀,布滿風箏的全身,象征濃濃春意;“四世同堂”則在風箏的兩翼畫上兩只大獅子,在剪刀尾巴上畫上兩只小獅子,取“獅”與“世”的諧音討吉祥。
  誰家有老太太過生日,送一個繪著花貍貓和藍翅粉蝶的“耄耋富貴”,或是繪著大蟾蜍和粉瓣荷花的“蟬聯益壽”;誰家有公子定親,送一只繪著開屏孔雀、大紅牡丹和比翼鳥的“屏開雀選”。


孔子后人

 ?。保梗矗鼓曛?,放慣了風箏的費葆齡心癢手也癢,風箏鋪子全沒了。憋了一陣子,像他一樣的風箏迷們紛紛翻出家里存的老風箏,照著扎,照著畫,實在年頭久遠的,干脆把紙撕了,另糊另繪。這些人漸漸聚集到天安門廣場上,還是每天下午3點。四五十個穿著藍褂藍褲的風箏迷散在廣場上奔跑,仰臉張望天空中彩色的精靈。
 ?。保梗叮衬?,費老爺子在放風箏的人群里遇到了孔祥澤??紫闈墒强鬃拥牡冢罚凳缹O??鬃拥暮笠岚淳幼〉胤譃槟媳眱膳?,籍貫合肥的孔祥澤家族是“南孔派”。其父孔繁恩是民國時期陜甘寧的督軍,人稱“隴南王”,母親富瑾瑜是恭親王府大管家富竹泉的女兒,對《紅樓夢》頗有研究。因為孔祥澤是父母在居喪期間所生,按家法入不了族譜,遂被過繼給同宗“北孔派”,成為民國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的堂兄弟。
 ?。保梗常蹦?,酷愛美術的孔祥澤被父親送到鴛鴦蝴蝶派作家張恨水創辦的“北華美?!?。在那兒,他從一個日本商人手里見到了曹雪芹著的《廢藝齋集稿》殘本。
  書是當時在“北平國立藝?!苯虝娜毡窘虇T高見嘉十從他的同鄉、一位叫金田的日本商人處借到的。高見嘉十逛春節的廠甸廟會,對風箏攤上的風箏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請孔祥澤協助他整理一本介紹中國風箏的書。兩人到圖書館去翻資料,發現有價值的信息少之又少。后來,高見嘉十輾轉從日本同鄉、商人金田處借到一本寫風箏扎制技藝的線裝書,拿給孔祥澤等“北華美?!钡膸熒?,眾人在書的序言中發現了“曹子雪芹”數字,大喜過望,有人脫口而出:“了不得了,這是曹雪芹的作品!”金田馬上問:誰是曹雪芹?聽說是“世界著名的中國小說《紅樓夢》的作者”時,金田“啪”地把書合起來,要拿走。高見嘉十以“請中國專家鑒別真偽”為由,央求金田準他們借閱1個月。
  實際上只借出26天。在26天的時間里,孔祥澤等人加班加點,把格子信紙覆蓋在書稿上,用鉛筆拓印。書被要走的時候,還沒完工,但曹氏的風箏美學已經如出水芙蓉,清晰可見:“以天為紙,書畫琳瑯于青箋;將云擬水,魚蟹游行于碧波?!?/P>

  后經紅學家考證,偏居北京西山的曹雪芹以自在遨游的扎燕風箏家族表達他的隱逸理想:“觀其御風施放之奇,心手相應,變化萬千,云鳶聽命乎白刃之上,游絲揮運于方寸之間;壁上觀者,心為物役,乍驚乍喜,純然童子之心,忘情憂樂,不復知老之將至矣?!?BR>  而《南鷂北鳶考工志》是他為接濟潦倒的窮朋友于景廉所著。于景廉“從征傷足,旅居京師,家口繁多,生計艱難,鬻畫為生”。這一年的年關,他找到曹雪芹說孩子們已經三天沒吃飯了。曹雪芹同情他,但自己也是境遇不佳,于是留他暫住,以便想一個長久之計。閑談之間,于景廉說起京城的公子哥買一只風箏的錢足夠他一家老小好幾個月的嚼果。曹雪芹一向喜歡扎風箏,便隨手扎了幾個,給于景廉,叫他去賣賣看。除夕那天,于景廉牽著驢,滿載時蔬酒肉來道謝。原來曹雪芹給他扎的風箏早已高價銷售一空。曹雪芹由此開悟:將扎風箏的手藝傳開去,鰥寡孤獨、老幼病殘皆可自食其力。

曹雪芹同時開寫《紅樓夢》和《南鷂北鳶考工志》
                                                                 李濤/圖


一句話我們哥倆琢磨了30年

  孔祥澤在天安門廣場上遇到費葆齡的時候,昔日的孔家大少已是貧病交加。他曾引以為傲的孔子第75世孫的身份給他帶來越來越多的麻煩。他告訴費葆齡,自己藏有一部曹雪芹風箏的抄稿。早年間,這本抄稿曾在京城的風箏大鋪秘密傳抄,至少金福忠就有過一本??紫闈蓡栙M葆齡愿不愿跟他合作把他存的這份抄稿還原成色彩絢麗,撒手就能上天的活物。
 ?。常禋q的費葆齡“大喜過望”、“如獲至寶”。
  多年后,有人問孔祥澤,天安門那么多放風箏的,你怎么單單把這書給了老費?孔祥澤說,我準知道我給了老費,這風箏姓不了費,還姓曹。
  孔祥澤的眼力不錯。30多年后,記者問費老爺子能不能在報道中使用他繪制的風箏圖譜,下面會標注“費葆齡創作”。費老爺子馬上一擺手,急急地說:“那不行!”“您只能寫‘費葆齡作’,咱沒那么大本事,不能貪天之功?!?BR>  也幸虧是抄稿給了費葆齡??准以凇拔母铩敝胁粩啾怀?,孔祥澤自己收藏的抄本被撕的撕,燒的燒。倒是零星借給愛風箏的朋友們的一頁兩頁幸免于難。
  然而,要把簡略寫意的扎制歌訣和孔祥澤在30年前用鉛筆拓描的圖譜復原成實物談何容易。兩人一起琢磨歌訣的含義,沒受過美術訓練的費葆齡則負起丹青的責任,因為孔祥澤的胳膊那時候剛被砸壞。
  有時候,歌訣上只寫著風箏的腰拴上要描繪五元壽、蝴蝶和五蝠,這些紋樣是什么顏色,怎么安插,沒人知道,要參考鐘鼎紋飾或是其他工藝品。
  瘦燕歌訣有言“眉心夔紋翠點碧,眸外花顏紅潤玉”,這句好理解,是說眉心要畫上夔紋和翠綠色,眼球外瞼用紅色。而另外一句“琴瑟凝歇曲似終,降幅繽紛舞又起”“曲似終”怎么落實在畫面上?老哥倆悟了30年,終于悟到這句的意思是說,燕翅和燕尾上的羽紋要畫成鐘形曲線,而不能畫成直直的線條。這樣,當風小的時候,瘦燕上裝的鑼鼓、風琴聲亦漸弱,就像曲子將盡,美女趙飛燕裙子上的旋轉的花紋在一點點收攏,而花紋中那些紅色的蝙蝠卻像桃花瓣一樣猶自盤旋。
  費葆齡把《易經》里的一段話豎排抄在一張16開的格子紙上,紙已泛黃,上面寫的是:“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边@張紙像護身符一樣包裹著兩頁孔祥澤謄錄的《南鷂北鳶考工志》的抄稿。一根紅絲帶把它們扎成一個紙卷。主人恭敬地把它們放在一個紙筒中。
  “風箏的事情不能說透,往深里說,一個風箏就是一卦,我琢磨了一輩子也沒琢磨透?!崩蠣斪诱f這話的時候,表情緊張而惶惑,好像一個小男孩,在訴說著他青春期的秘密。


那種美你說不上來

 ?。保澳陼r間,費葆齡和孔祥澤躲在小屋里,偷偷鉆研他們的風箏,不管窗外的風云變幻。
 ?。保梗罚材?,周總理見工藝美術品大半被列為“四舊”,提出三個原則,黃色的不展,丑的不展,封建迷信不展,征求全國作品辦“全國工藝美術展”。那時參展的都是單位,沒有個人。費葆齡到展廳一看,風箏的展臺上只有寥寥幾個天津風箏,而在介紹性的文字中壓根兒就沒提到曹氏風箏。費葆齡央告主辦者半天,您看看我那東西,就看一眼,看看行不行。主辦者奈何他不過,叫他拿來看看,這一看不打緊,費葆齡在那次展覽上有了獨一份的個人專柜。人們恍然大悟,原來北京還有這么美的風箏。
  從那以后,費葆齡一發不可收,他辭了人民銀行的工作,專門扎起風箏。1980年代,北京市經委牽頭,辦起一家風箏公司,費葆齡在那兒培養了一批徒弟,后來這些徒弟成為友誼商店、工藝美術商店的技師。不過公司很快就散架了,在費葆齡看來主要是因為經營不善,“還沒怎么樣呢,就買上車,坐上車了”。
  費葆齡的風箏在英國、加拿大和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都展出過,洋人們稱贊說,“中國的絲綢風箏美不勝收”。其實那些風箏都是用絹做的,早年間做風箏的高麗紙早已絕跡。費葆齡陸續被北京市政府、國家發改委命名為“民間工藝大師”。獎狀和證書,老爺子收藏了厚厚一摞。
  “得了個獎,也讓人高興,‘大師’,不過,高興一下就過去了。照著圖譜,三遍五遍七遍地修改,把一個風箏扎得讓我跟老孔都覺得‘這回差不多’了,那個高興勁兒你是說不上來的?!崩蠣斪诱f。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