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的小城荒誕?。骸昂濉毙l星,“種”油菜,有才華
為了執行國土資源部的“復耕復綠”整改命令,安徽多地上演了一場小城荒誕?。和谔锢锏挠筒?,種在違規用地上。以此躲過衛星監測,亦“為了讓上級知道我們已經切切實實認真整改了”。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實習生 鄭育杰 張馨苑 張路延
“土地違法現象在全國都存在,我們郎溪作為國家的一部分,肯定也不會完全游離于這個現象之外。”
種了大半輩子地的安徽農民嚴小喜最近碰到了一件從未有過的怪事。
2012年3月中旬,他所在的安徽省宣城市郊的夏渡村出現了一筆新生意:有人收購油菜,“每斤一塊五,而且是帶著泥巴的。”比起等到夏天才收獲菜籽且每畝不過千元的收成,這筆新鮮買賣讓嚴家人覺得興奮,六畝多的油菜在幾天里拔了個精光。
對于這些油菜流向何方,和附近多個村莊的農民一樣,嚴小喜并不是門兒清。他們更想像不到的是,自己已經成了近日在宣城多地上演的一幕荒誕劇的道具供應商。
(勾犇/圖)
三月種油菜,科學試驗?
“難道是我們宣城引進了新技術,農業專家們在這里搞科學試驗?”
彭文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12年3月18日,這位宣城市宣州區城東村村民經過城南的水陽江大道時發現,先前路邊一大片原本正在建設揚子鱷湖景區的工地上突然栽滿了大片油菜。
根據這位農民的經驗,當地的油菜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栽種,次年的5月份收獲。彭文志打聽到,這些油菜是此前幾天內突擊移栽的。
“難道是我們宣城引進了新技術,農業專家們在這里搞科學試驗?”這第一時間的反應隨即被推翻:這些油菜種得稀稀拉拉,東倒西歪,兩棵油菜之間的間距甚至達一兩米,而正常的間距在30厘米左右。“這種違反季節的栽種能有什么收成呢?”這樣的疑問縈繞在諸多當地農民心頭?!?/p>
3月22日,懷疑其中必有貓膩的彭文志來到宣城市國土局詢問究竟。但迄今為止,除了一張加蓋了公章的回執承認他來反映過此情況之外,“愛管閑事”的彭文志沒有得到任何答案。
這樣的怪事不僅發生在宣城揚子鱷湖景區,據南方周末記者現場調查,在蕪湖市鳩江開發區的木龍村,一片先前政府征收的土地于2011年11月種上了小麥,迄今長勢只有當地正常播種小麥的一半高;在宣城的寧國市、績溪縣、郎溪縣等地,近期也都出現了在建設工地上移栽油菜的怪現象。
在這幕席卷安徽多地的反季節種油菜浪潮中,郎溪縣是迄今為止唯一被媒體曝光的。3月17日,安徽當地媒體披露了郎溪縣新城區大批農民在工地上集體種油菜的新聞。
3月22日,當南方周末記者來到郎溪縣新城區時,五天前還忙碌異常的現場已經闃寂無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郎溪縣主管國土的副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