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科學研究在于探明問題的本質
科學研究是撥開事物表象,獲得其本質的過程。什么是本質的研究?如何做本質的研究?作者根據自己的研究積累和思考,闡釋了自己對科學研究本質的意義的理解和體會。
編者按:
科學研究是撥開事物表象,獲得其本質的過程。作者根據自己的研究積累和思考,圍繞科學研究的本質,在本文中闡述了自己對科學研究的目的及意義的理解和體會。
1.“這是問題的本質嗎?”
我是在日本京都大學讀的本科和碩士,從大四開始接觸研究,導師是長尾真(Makoto Nagao)教授,方向是自然語言處理。長尾先生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做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工作,在學術界很有影響。他后來成為京都大學校長,現在是日本國會圖書館館長。長尾先生是我的啟蒙導師,我從他身上學到許多東西,讓我印象深的是他經常強調做本質研究的重要性。在研究例會上,我們向他介紹研究的進展,他經常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這是問題的本質嗎?”當時,我對這一點理解并不很深。后來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越來越體會到它的重要,對問題本質的探索其實是做科學研究的精髓!
2.什么是本質的研究
真正的科學研究是探明問題本質的研究,其成果應該有以下幾個特點:
(1)經得起實踐檢驗;
(2)有堅實的理論基礎;
(3)簡單明了;
(4)實用的(僅限于工學)。
因為如此,本質的研究才是有生命力的。
波普爾(Karl Popper)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他的“可證偽性(falsifiability)”理論在西方產生了巨大影響。波普爾認為任何學說要成為科學理論,其必要條件是它必須是可證偽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反例來驗證其真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