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保護北大舊址”

老人口中的“老北大”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后街55號,而非目前海淀區的北大校區。這里曾是中國近現代史民主、科學啟蒙的“圣地”,現在,這個北大舊址建筑群已近凋零,少人知悉。京師大學堂部分已被改建成賓館、餐廳,紅樓老校區也被一些政府機關占用。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實習生 張路延 鄭育杰

十余位耄耋之年的北大老校友,決定用余生時光,最后一搏

“實在保不了,就讓后人去書上尋找老北大的記憶吧。”

北京北大紅樓的一樓原樣修復并對外免費參觀,一樓以上則被幾個國家機關單位共同占用,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則位于進門左轉的一排平房內。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2012年3月10日,83歲的錢聽濤搬出一本泛黃的相冊。相冊里,有他六十多年前在北京大學求學時的注冊登記照、同學合影以及北大校區的翻拍照片,“老北大已經不是原來的北大了。”他說。

老人口中的“老北大”確實已經面目全非,它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沙灘后街55號,而非目前海淀區的北大校區。114年前,北大正發源于前者,1952年才遷址海淀,與原燕京大學合并,辦學至今。

這里曾是中國近現代史民主、科學啟蒙的“圣地”:京師大學堂、紅樓、民主廣場……現在,這個北大舊址建筑群已近凋零,少人知悉。京師大學堂部分已被改建成賓館、餐廳,紅樓老校區也被一些政府機關占用。

這是歷史遺留的“欠賬”。如今,一群北大老人在奔走呼吁,試圖重新喚回“夢里的北大”。“再不保護,一切晚矣。”1961年北大歷史系畢業的王宏志老人感慨道。

京師大學堂舊址如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旗下的華育賓館,每天大批逛完故宮、景山的游客在導游帶領下路過這里,導游邊走邊用一兩句話將京師大學堂的歷史一帶而過,接著就帶領眾游客拐進附近的餐館扎堆用餐。 (南方周末記者 張濤/圖)

賓館夾縫里的京師大學堂

這十余位耄耋之年的北大老校友,很多人已經步履蹣跚。他們多在1952年前后考入北大,目睹北大舊址逐漸湮沒不聞,決定用余生時光“誓死保護北大舊址”。

王宏志正在第三次修訂回憶文章《京師大學堂校址的滄桑變遷》。她已年屆古稀,如今腰部患疾,已無法再去實地考察,只能在電話里沙啞地對南方周末記者呼吁,“你們進去看看就知道舊址正在遭受何種不堪了。”

如今的沙灘后街55號,是一座建成于2008年的六層酒店——人民教育出版社旗下的華育賓館,而京師大學堂原有的五間三開大紅門早在&ldqu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