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達爾天然氣泄漏 北海溢油痼疾難改
發生在英國北海海域的道達爾天然氣泄漏事故,雖然溢油(氣)量比2010年墨西哥灣事故少得多,環境影響較低,但它卻再次放大了已被開采數十年的北海油氣田發生溢油的風險。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張路延 鄭育杰
發生在英國北海海域的道達爾天然氣泄漏事故,雖然溢油(氣)量比2010年墨西哥灣事故少得多,環境影響較低,但它卻再次放大了已被開采數十年的北海油氣田發生溢油的風險。
天然氣泄漏事故發生后次日,道達爾開始分別在其英國網站、官方Twitter和Facebook上發布事故信息,更新泄漏最新狀況。 (新華社/圖)
BP墨西哥灣溢油、康菲渤海溢油尚未終局,壞消息又來了。
2012年3月25日下午,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的一處鉆井平臺發生天然氣泄漏事故。
事故平臺位于距蘇格蘭城市阿伯丁以東240公里的英國北海海域,在高壓高溫的埃爾金-富蘭克林凝析氣田區,2001年投產。
道達爾勘探與生產英國有限公司(TOTAL E&P UK Limited)是北海最大的油氣作業者之一,也是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最大的勘探開發子公司之一。
事發后,238名工作人員緊急撤離,平臺停產,其周邊六七公里范圍被設為禁航、禁飛區。鄰近的兩處殼牌石油所屬鉆井平臺上的人員,也被殃及疏散。
火焰正在衰弱,泄漏源自未開采儲氣層
3月29日,英國利物浦大學海洋污染專家馬丁·普雷斯頓(Martin Preston)曾搭乘事故調查方的勘察飛機飛過事故平臺上空。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由于平臺周邊數公里是隔離區,再加上低云籠罩,“很難準確預計事故點正在發生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