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硅谷”正隕落 多晶硅產業救市忙

外有多晶硅企業競爭的巨大沖擊,內有高企電價、盲目投資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多晶硅企業內外交困??梢灶A見,在這場自我救贖戰中,80%的中小企業將無奈出局,而大企業則將面對更加來勢洶洶的挑戰。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張路延 鄭育杰

外有多晶硅企業競爭的巨大沖擊,內有高企電價、盲目投資帶來的巨大壓力,中國多晶硅企業內外交困??梢灶A見,在這場自我救贖戰中,80%的中小企業將無奈出局,而大企業則將面對更加來勢洶洶的挑戰。

擁有中國第一條多晶硅生產線的多晶硅企業——峨嵋山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峨嵋山的工廠,被迫停產。 (南方周末記者 袁瑛/圖)

開工就虧損

下午3點,正是上班時間,然而,峨嵋山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位于峨嵋山的工廠卻是另一番景象——偌大的工廠,不僅沒有聽到隆隆的機器聲,甚至除了保安之外沒有一個工人。

“已經快5個月了。”2012年3月28日,東氣集團峨嵋山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峨嵋山半導體)總經理王小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道。

這家昔日素有光伏界“黃埔軍校”之稱、擁有中國第一條多晶硅生產線的多晶硅企業,如今被迫停產。

“開工就意味著虧損。”王小強無奈地說。

自2011年年底至今,“停產潮”已席卷四川的樂山、成都、雅安等地,包括新光硅業、東氣峨半、四川瑞能、四川永祥、天威四川和樂電天威等在內的多晶硅企業,幾乎全部停產。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僅四川一地,總計約兩萬噸的多晶硅生產線幾乎在去年年底同一時間“戛然而止”,涉及國有資產上百億元。

就在四年前,四川樂山還曾經雄心勃勃地立志于成為“中國最大的多晶硅生產基地”,打造中國的“硅谷”。

“目前還在開工的瑞能和永祥,也基本處于以搜集實驗數據為目的的運營,月產量不足100噸。”四川一家光伏企業高管透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