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肉”色變的國家隊——瘦肉精威脅倫敦奧運
很難想象,江蘇省體育局訓練中心的官員會為這樣一件事緊張不已——缺肉。在倫敦奧運年,為提防瘦肉精“禍從口入”,中國地方、國家體育隊集體陷入了“肉食危機”,不得不四處尋找肉食來源,甚至預備養雞、養豬。
責任編輯:曹海東 實習生 張路延 鄭育杰
在倫敦奧運年,為提防瘦肉精“禍從口入”,中國地方、國家體育隊集體陷入了“肉食危機”,不得不四處尋找肉食來源,甚至預備養雞、養豬。
在倫敦奧運年,因為瘦肉精“作亂”,運動員已經40天不知肉滋味了。 (曹一/圖)
“斷肉”40天
很難想象,江蘇省體育局訓練中心的官員會為這樣一件事緊張不已——缺肉。
過去一個月內,盡管訓練中心的運動員“省吃儉用”,然而江蘇沛縣的養豬大戶劉慶亞捐贈的3噸豬肉還是快要見底兒了。
與地方體育訓練中心一樣,國家隊也陷入了“肉食危機”。
水上中心保障部副部長李仲一甚至對外透露,水上中心分散在全國各地的196名運動員已經“斷肉”40天,只能靠蛋白粉和帶魚補充蛋白質,“春節期間吃的都是素餡餃子。”按正常要求,一名運動員每天要吃8兩豬肉和8兩牛肉。
這一切與2012年1月19日國家體育總局的一則“禁肉令”有關。
所謂“禁肉令”,一是禁止運動員在外食用豬牛羊肉,二是各訓練基地在未確保肉食來源可靠的情況下,暫停食肉。
之所以有這一夸張的“禁肉令”,源于體育總局對瘦肉精的擔憂。
瘦肉精是能夠促進瘦肉生長的藥物的總稱,因其能促進蛋白質合成,被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列為禁藥。同時,因其作為飼料添加會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也被世界各國不同程度地禁用。
更重要的是,運動員對瘦肉精的敏感程度遠超普通民眾。李仲一在一次活動上稱,按照國家標準,每克肉中瘦肉精含量不能超過1納克,但具體到運動員,每克肉不能超過0.003納克,二者相差三百多倍。
一個奇特現象產生了——在倫敦奧運年,中國運動員集體陷入了不敢吃肉的尷尬境地。
“瘦肉精太可惡啦,竟然危害到運動員。本人愿意無償捐贈一批豬肉…&hel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