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掀廉政風暴,郭氏兄弟遭遇審判日
“新鴻基事件”令近年來港埠民間一直非議的“官商勾結”再度成為輿論焦點。曾任新鴻基創立者郭得勝私人助理的潘慧嫻認為,依托于賣地收入運轉的港府,并沒有實現所謂的自由市場積極不干預,而是幾被財團利益所裹挾。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3月29日,晨六點。已成立38年的ICAC(香港廉政公署)出動建制以來最高規格,由執行處首長李澤銘帶隊,從禮頓山高級公寓帶走前香港政務司司長、有“橋王”之稱的許仕仁。不久,被稱為掌管著香港城市“天際線”的新鴻基地產兩位聯席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聯,也現身位于北角的廉署總部。
因涉嫌觸犯《防止賄賂條例》即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三位重量級人物被同時“請喝咖啡”。而在此前十天,包括新地執行董事陳巨源在內,新地系已有五人遭拘捕。廉署甚至高調搜查了位于灣仔的新鴻基中心總部并查封取走一批文件。
無論多么篤信上帝的福佑,甚至按照圣經的記載原樣復制了諾亞方舟主題公園,但郭氏兄弟的審判日終究還是來了。
香港前政務司長及新鴻基郭氏兄弟被調查時序 (CFP/圖)
“新地系”兩位大佬和前港府高官被要求協查的消息,迅速出現在包括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在內的全球各主流媒體重要版面上。在港島,新鴻基旗下新地、數碼通和新意網等逾3000億港元市值的上市公司均告停牌。復牌后股價不出意料大跌。其中,做為旗艦的新地,一天內股價下跌13.14%至96.5元,市值蒸發382億港幣;而數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