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于見】孔子是普遍價值的象征
今日中國需要孔子并非什么復古懷舊,更不是要回到三寸金蓮,而是重建普遍價值的必需。財大氣粗不會贏得尊重,你不尊重你自己的歷史,但別人會尊重你的歷史,別人輕賤的是你丟棄了祖上賦予的普遍價值。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王森
今日中國需要孔子并非什么復古懷舊,更不是要回到三寸金蓮,而是重建普遍價值的必需
孔子被稱為圣人還是孔老二?在中國文化中,對孔子的態度一直是歷史運動的一個風向標。始于1960年代的“文革”時期,孔子這一中國文化的象征抵達了這個象征的最低點。這個昔日中國人立廟供奉、幾乎等同于耶穌的圣人,成了一個喪家犬和流氓。
此種情況在其他文明中相當罕見??鬃悠鋵嵰馕吨袊拿鞯牡拙€,如果孔子都可以隨便糟蹋,那么還有誰不可以糟蹋的?
“打倒孔家店”的呼聲自五四以來就沒有斷過,“文革”終于修成正果,孔子確實是被打倒了。他提倡的仁義忠孝之類,在“文革”時代都成為糞土,在今天人們也是半信半疑。
孔子出生于亂世,那個時代禮崩樂壞。非理性的“怪力亂神”非常強大。“必也正名乎”,孔子試圖為中國建立一個理性的底線,這個底線是什么?克己復禮。吾從周。周,就是文治??鬃右⒌牡拙€是“文明”,不是比誰的力氣大、誰敢玩命、怪力亂神。怎么個文法呢?就是以詩意、審美、道德的眼光處理人類生活的矛盾??鬃犹岢娊?、文教、雅馴。文教與其他民族不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