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路上的春天(13)
她的孤獨的新生活又在繼續了,她又要坐在課堂上打瞌睡,在操場上被罰跑步,在亂哄哄的校園里淹沒到人群中。你,一個徒勞無益的父親,只能在遠處張望。她最終將走往何方,這個無解的難題,是對一個父親的終生的拷問。
父女之間
中午12點半,她打來電話,說她已到了學校。她的聲音一如往常,只是順著電話線從百十里外傳來,就像是有所不同了。你的心一下子傷感起來。女兒長大了,必須進入另一個空間,那個空間不論稱它為學校、社會、集體,還是別的什么,總之都是一樣的:在那里,不會有任何人對她像你對她的感覺一樣,因為那里沒有父親——唯一的父親只能坐在家中。對于父親,女兒的外出,哪怕是極為短暫和距離極近的外出,都是令人擔憂的,她的弱小無助,她的誠實和善良,她的孤獨和無知,她的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你為她擔憂的理由和原因。
想一想昨天晚上,她還和你坐在沙發上一直談到很晚。她笑得多么開心呵!那是因為你故意對她發表一些貌似深刻的所謂人生哲理,你以一本正經的樣子,用荒誕不經的語言,講著她這個年齡尚不能完全理解的一些話。你并不為了教她什么,你只是拿別人的思想跟她開玩笑而已。她果然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你的女兒,她只有在你面前,才是安全的,健康的,可愛的,不可能遭受任何一丁點侵犯的,何況,她的更為強大的守護神,她的母親,正在里屋床上坐著織毛衣,她在跟著她的女兒一起笑,她為她的笑而笑。這樣的一個三口之家就像一個三角形一樣堅固。這樣的夜晚多么令人留戀呵!
作者:聶爾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然而,現在的她已到了另一個地方。只有40分鐘的車程,卻已經是遙不可及。在那里,沒有你,沒有她的母親,沒有堅固的三角形。她不可能受到單獨的注視,不可能有人僅為逗她發笑而滔滔不絕,她孤單地走在成百上千的人們之中,她生活在老師們視若無睹的目光之下,她處在了一個龐大無比的集體之中,她成了真正的個人,一個承擔著恐懼、危險和責任的人。
她16歲了。這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年齡了。這是她所稱的雨季。你不知道這個詞究竟是什么意思,這是她這一代人的流行詞語。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你是一個父親,你是你唯一的女兒的父親,你們之間的關系并不因為語詞的變化而變化。對于如何做父親,你的確沒有多少經驗可以借鑒。你自己的童年時代是荒蕪可怕的,這使你覺得你有責任給你的女兒一個多少好一點的童年,于是,你從來沒有仿效過你自己的父親,你絕對不是一個嚴父,也許你真的對她是溺愛的,而這種溺愛當然不會對她的成長有利,但是,給予孩子過多的愛,仿佛是對自己童年的一種補償,你像一道絕了堤的河壩滔滔汩汩,欲罷不能,你甚至不能理解你為什么有著如此充沛的情感的水量。
昨天晚上,你對她說,已經16年了,你還一巴掌都沒有打過她,你作為一個嚴父的形象完全沒有樹立起來,而且這輩子恐怕都不可能了。這又使她笑得岔了氣。她一邊笑著一邊用手指你的臥床說,你打過我,打過我,就在那張床上。那是她7歲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給她輸液,她竟突然舉起液體瓶子,站立于床頭,其姿態之決絕和罕見叫你又氣又笑,你一把抓過她,按倒在床上,打了她屁股幾巴掌,她哭聲震天響。那是她唯一的一次大膽叛逆,也是你唯一的一次對她掄動巴掌。這個故事小到不堪提及,它只是家庭史上一粒芝麻大的笑料而已。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
昨天晚上,你笑她怎么能上了高中還在讀什么《皮皮魯和魯西西》?!镀て敽汪斘魑鳌肥撬闲W時買的一本童話書。她大笑著辯解說,上廁所只能讀輕松的。于是,話題從這里開始就一發而不可收了。她揮舞著她的小手,使勁表示她對蘇童小說的不理解,她說她永遠不可能對人生抱有悲觀主義的態度,她永遠不會發神經病,她高興做一個正常的人。她說這些蘇童王安憶為什么總是那樣不住嘴地呼嚕嚕地敘述。她說,她只有在讀《紅樓夢》、《安娜•卡列尼娜》和《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時候才會激動和驚嘆,她說為什么蘇童王安憶們不像托爾斯泰那樣去寫,她又說卡列寧和列文幾十頁幾十頁談政治的時候令人討厭??傊?,昨天晚上,她說了很多,你也說了很多,那真是一場熱烈的交流。你欣喜于你的女兒已經能夠對文學有一些理解,而她現在只有16歲,她今后還必將會有更多的理解,這有多么好啊。
但是,現在,話筒里只傳出干巴巴的一聲“我到了學校,我準備去吃飯”。這對于你來說無異于一個強烈的信號,它表示她的孤獨的新生活又在繼續了,她又要坐在課堂上打瞌睡,在黎明的操場上被罰跑步,在亂哄哄的校園里淹沒到人群中。
你,一個徒勞無益的父親,只能站在遠處張望,你一點都幫不了她。她的樂觀主義的人生將在窗外的風沙中經受漫長的打磨。她最終將走往何方,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是對一個父親的終生的拷問。
她的樂觀主義的人生將在窗外的風沙中經受漫長的打磨。她最終將走往何方,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是對一個父親的終生的拷問。她曾問道:“老爸,什么是宿命?”回答是,無論你有怎樣的愿望,無論你怎么奮斗,無論你的道路多么曲折,你最后的終點卻是早已確定了的。她說:“哈,那我相信宿命!”這就是她的樂觀主義。
一個快活的女兒和一個驚惶失措的父親,你們共同站立于混亂時代的諾亞方舟上,你們是一個整體,可你們又分屬于不同的兩代人(這有多么荒謬),啊,但愿你們能夠相互拯救,既為了你們自己,也為了這個時代,因為,在這個精神匱乏的年代里,沒有你們之間的連接,一切便不可能顯得如此豐富……
2002年3月19日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