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路上的春天(3)
我總是試圖只把我最真實的觸動寫出來,其所以難,原因有二:一是到底真實與否有時連自己也難以判定;二則是,過往事,當下事,均點點滴滴,如葉上露珠,禁不住書寫的熱量。
洞頭村對話
我總是試圖只把我最真實的觸動寫出來,其所以難,原因有二:一是到底真實與否有時連自己也難以判定;二則是,過往事,當下事,均點點滴滴,如葉上露珠,禁不住書寫的熱量。
比如我在洞頭村與人家的幾行對話。
洞頭村距城里僅75公里,被開辟為生態旅游村,據說某主席都去過了,于是游客紛至沓來,連我這樣的不喜旅游者也被裹挾其中。
洞頭村成了這樣,便顯出幾分不真實。
行至山腳下,稍踏幾級臺階,望幾眼青峰,便任由同去的人相互吆喝著登上山去,我則獨自返身下臺階,走回村中。
當在陌生之地,看見有人居住,我總按捺不住地有驚喜。如有人與我在村頭樹下交談,如有人與我由陌生轉為不陌生,我的高興就是極自然的。
作者:聶爾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果然有這樣一個人。他看見我走路的樣子,一臉訝異地高聲問道:
“呀,你也這樣了?”
“你也這樣?”
“是呀是呀。”
我看他坐在石頭上仰頭看我的樣子,就仿佛這世上只他與我二人是這樣子。他的少見多怪頗令我不快。我怏怏不樂地走開。但洞頭村太小,待我轉一圈回來,他仍坐在那石頭上,等我似的??次易搅硪粔K石頭上,他便拖一條腿跳將過來,與我并肩,坐到我的左邊。他甚至伸出一只手(黑黑的),試圖越過我的身體,摸到我的右腿。他說:
“它發熱嗎?”
“不熱。”
“冷嗎?”
“不冷。”
“什么時候成這樣的?”
“自小便這樣。”
“啊,我是三月初八才跌成這樣的。”
“那你是還能好的。”
“你這是胎帶的?”
“不是,是一歲時。”
“哦,可不能嫌歪,可不能嫌歪??!”
我理解他的意思是說,我能活到現在,應該感恩,而不應該抱怨。
他的意見與我是一致的。
盡管如此,我仍討厭他。我嫌他離我太近了。
但當我離開,看不見他時,我卻記得他的不應抱怨而應感恩的忠告。
此類忠告我小時和青年時時常能聽到,后來就不大聽得到了。洞頭村的這個人喚醒我過去的記憶。這種記憶的意味之一,是村里人把我視為與群體的存在有關,我的痛似也能烙印到他們的心里;而城里人視我為一個單獨的人。我早已習慣漠然相視,各自走開。我早已認為,群體是一個虛幻之物。
寫于2009年6月1日
2009年6月3日修改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