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七巧板貴州行
南方周末攜手普利司通(中國),舉辦的幸福七巧板公益活動以鄉村小學為對象,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室”(捐助體育、美術、音樂器材及課外讀物)與“第二課堂支教” (活動組織志愿者為鄉村小學提供音樂、美術、體育、游戲等副科教育支持)的機動組合方式,為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帶去想象,創造,美和幸福。七巧板的腳步從08年的汶川災區延伸到三峽庫區、三秦大地,至2012年,南方周末踩點團走進貴州……
責任編輯:陶斯達
陽春3月,背著冬日的行囊,踩點隊員黃河頌、李佩佩、陳慧娟帶著“幸福七巧板”項目走進了多彩的貴州。
七天的馬不停蹄,從黔南到黔東南,歷經花溪、龍里、貴定、黎平四個區縣,考察了16所完全小學,深刻體味了“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的多變氣候特點和艱難的地理環境。
一兩個小時村寨里崎嶇泥濘的山路,是孩子們每天上學的必經之地;
冰冷的飯盒或塑料袋盛著的是用辣椒水拌過的午飯;
寢室里,春寒料峭,留守兒童的被子,比常用的秋被還薄,天氣的濕冷讓被子也吸附了一層水汽;
音、體、美等專業老師的缺乏,枯燥單調的應試教育,讓這些大山深處的孩子蒙蔽了本該啟迪的心智;
身體正在發育的孩子,心智也正處于啟蒙的時期,這么重要的人生階段,沒有任何理由不讓我們關注,不讓我們堅持。讓“幸福七巧板”給孩子們送去五色的畫筆,任他們去描繪大山里春天的色彩。
活動背景:
“幸福七巧板”公益活動,是由南方周末攜手普利司通(中國),舉辦的以鄉村小學為對象,關注鄉村審美教育的活動。通過“第二課堂活動室”(包括圖書、體音美器材)的建設與“第二課堂支教”的機動組合方式,為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帶去想象,創造,美和幸福。七巧板的腳步從08年的汶川災區延伸到三峽庫區、三秦大地,至2012年,項目組走進貴州,為山區孩子繼續帶來美的想象。
踩點隊員,路難行 (csr/圖)
群山環抱中的小學 (csr/圖)
上學的孩子們 (csr/圖)
孩子的午餐 (csr/圖)
午餐——辣椒拌飯 (csr/圖)
唯一的琴 (csr/圖)
簡陋的被褥 (csr/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