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告別紅花渠
“城中村”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種獨有現象,往往成為當地城市建設發展的“軟肋”。即使地處西北的寧夏銀川,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其實任何一種舊貌換新顏的背后,都隱藏著一種基于生活本身的最樸素也是最強烈的渴望。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編者按:
“城中村”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的一種獨有現象,往往成為當地城市建設發展的“軟肋”。即使地處西北的寧夏銀川,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其實任何一種舊貌換新顏的背后,都隱藏著一種基于生活本身的最樸素也是最強烈的渴望。
2012年4月,在寧夏銀川紅花渠居民拆遷現場,幾位即將搬走的居民說,雖然我們已經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對這里有感情,但還是盼望改造。因為,我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成長。
一千多年來,紅花渠作為一條環繞銀川主城區東南方向的古渠,一直發揮著灌溉、疏浚的重要作用。銀川市興慶區民樂村就是一個位于銀川雙城門南側,緊挨紅花渠中段的&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