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察:“改革”成為關鍵詞
溫州試點及民間金融破冰成為本次博鰲論壇上的焦點。不過,改革所遇到的困難在為期3天的博鰲論壇上已初見端倪。另一個焦點話題是國進民退。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在回答完“不知道臟話門事件”后,沒有理會“給民企分羹”的話題。
責任編輯:馮禹丁 冉孟順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上強調,中國將破除那些不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 (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圖)
推動力來自哪里、改革路徑是什么,依然深陷利益博弈之中
繼兩會之后,改革再次成為2012年博鰲論壇的關鍵詞。
4月2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博鰲開幕式上特別強調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時期”,“面對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破除那些不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是要靠改革開放”。
金融改革、國進民退、企業準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正在或即將進行的改革,被博鰲論壇上政商兩界的大腕們熱議。
最熱門的話題:溫州金融改革
話題大熱,但改革的困難在為期3天的博鰲論壇上已初見端倪。
4月3日上午,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李若谷被十多名記者層層圍堵在發言臺上,已經足足10分鐘。“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問題上,很多國家都是由中小金融機構承擔這個職能,但我們這方面的發展慢了一些。”他說。
李參加的是博鰲論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方向與路徑”分論壇,但會后被圍堵追問最久的,卻幾乎都是“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相關問題。
這不奇怪。6天之前的3月28日,國務院剛宣布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浙江省溫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