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備的法規,竟成最公然的遮羞布
當初制定湖泊保護措施走在全國前列,但破壞也走在全國前列,湖泊的銳減恐怕在全國也是史無前例的。當最完備的法律、最豪邁的口號卻難阻最瘋狂的侵吞,寫在紙上的條文也就不過淪為一塊最公然的遮羞布。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實習生 鄭育杰 張路延 王靜怡
“當初制定湖泊保護措施走在全國前列,但破壞也走在全國前列,湖泊的銳減恐怕在全國也是史無前例的。”
近日,湖北武漢上演毀湖一幕。據報道,武漢城區第二大湖——沙湖遭遇肆意填湖蓋樓,昔日萬畝湖面萎縮至區區百余畝。
武漢官方辯稱,目前在建的沙湖公園不得不填湖修建環湖路,以便把岸線固定好,是為了“更好保護好沙湖”。于是,繼“維修式拆除”之后,國人辭典里又多了一個新詞——“保護性填湖”。
2011年武漢沙湖填湖一幕。 (南方周末記者 呂宗恕/圖)
對于頭頂“百湖之市”美譽的武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