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只身探訪亞馬孫
一位中國留學生,兩度只身深入南美洲腹地,探尋中資企業在那里的開發痕跡,遍訪當地政府官員、民間人士,發現了另一個你或許陌生的“中國臉譜”,這些觀察未必足夠客觀,但也不會偏頗得不值一提,他還試圖給出善意的解決藥方。
責任編輯:朱紅軍 彭利國 實習生 張路延 鄭育杰 王靜怡
海外中資企業的真實形象,被誤讀,還是被遮蔽?
一位中國留學生,兩度只身深入南美洲腹地,探尋中資企業在那里的開發痕跡,遍訪當地政府官員、民間人士,發現了另一個你或許陌生的“中國臉譜”,這些觀察未必足夠客觀,但也不會偏頗得不值一提,他還試圖給出善意的解決藥方。
熱帶雨林中,一處石油作業區的場景,村落旁邊安臥著石油管道。 (黃泓翔/圖)
“萬分緊急,我們希望聯系中國媒體。”
2012年3月5日上午10時許,我在紐約的校園里接到厄瓜多爾一個NGO打來的求助電話。
那時,中國駐厄大使館已經被抗議聲包圍。擁有極強環境意識的厄瓜多爾,民間向來存在著反礦的運動傳統。這一次對象是中資企業。
當晚,厄瓜多爾中央政府預定與ECSA公司簽訂礦業合同:米拉多銅礦項目。這是厄瓜多爾歷史上第一個大型露天礦項目,但也因為其位于南部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傳統豐富的土著人棲息領域,合同的審批與簽訂拖了一年多。
ECSA(EcuaCorriente)本是一家加拿大公司,2010年被中鐵建集團與銅陵有色合資的中鐵建銅冠公司收購,從而成為厄瓜多爾最大的中資礦業公司。
這只是中國政府近年“走出去”戰略的一個縮影,中國駐厄大使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有二十多家中資公司在厄瓜多爾從事項目開發,投資總金額已超過22億美元。厄瓜多爾已成為中國在拉美最大的投資國之一。
在國內,我們經??吹侥衬持匈Y企業克服困難在非洲、南美立足的振奮人心的報道,但是一出了國門,卻又總能聽到另外版本的聲音。
“你知道嗎?很多非洲人并不那么喜歡中國人。”剛來美國時,當談到“非洲兄弟”,一名在非洲工作過數年的朋友小心翼翼地對我說。
海外中資企業的真實形象,究竟被誤讀了還是被遮蔽了?2011年12月,2012年3月,我兩度踏上了厄瓜多爾,走進亞馬孫。
NGO的“眼球戰術”
“我們直到兩天前才知道這個合同要簽訂了,這顯然是總統的政治策略:3月8日就是全國反礦大游行了,如果不在那之前簽掉,之后可能更難。”費麗莎是厄瓜多爾環保NGO “AccionEcological”中負責礦業項目的工作人員。
“時間太倉促了,來不及深思熟慮,我們只能去中國大使館提交請愿書。”費麗莎描述道,當日8個抗議者闖進使館的秘書辦公室后,用絲巾把門反鎖起來,要求見大使。
當厄瓜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