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倫理,為了人的尊嚴
我們大都可以接受炒田螺,但將一只活兔子直接放進鍋里,恐怕會遭到很多人的譴責?;钚苋∧懪c鵝肝醬、裘皮大衣、斗牛等一樣,終將被歷史拋棄,但這是一個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各種社會力量和文化博弈和演進的過程。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王磊 云龍
康德認為,動物是工具,人是目的。但他同時認為殘酷對待動物毒害心靈,不利于道德和仁慈。他甚至指出,主人不應該拋棄長期相伴的狗,更不能吃了它,應該養它到死。
我們大都可以接受炒田螺,但將一只活兔子直接放進鍋里,恐怕會遭到很多人的譴責。
活熊取膽與鵝肝醬、裘皮大衣、斗牛等一樣,終將被歷史拋棄,但這是一個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各種社會力量和文化博弈和演進的過程。
(向春/圖)
“道德就是拿火腿腸喂流浪狗喂到心碎流淚,而完全不用去顧慮豬的感受。”這是一位網友對愛狗人士拯救流浪狗的譏諷,不少人覺得這句話絕妙,覺得它點出了愛狗人士的邏輯矛盾,進而覺得愛狗人士的做法是一種荒謬的偽善。類似這樣的矛盾話題,近幾年引發的爭議不斷,清華學生硫酸潑熊、虐兔虐貓的視頻、愛狗人士的激烈抗爭,以及最近發生的歸真堂活熊取膽的爭論,都涉及到一個話題:動物倫理。人類究竟應該怎樣對待動物?
火腿腸喂狗,并不荒謬
談到對一些動物的保護,首先必須面對一個邏輯上的困境:人類目前還沒有實現完全素食,除了宰殺和食用動物,還存在廣泛地把動物當工具的現象,比如動物實驗等。這樣的邏輯困境比比皆是:用火腿腸喂寵物狗,你讓豬情何以堪?美國有個《動物福利法案》(Animal Welfare Act),里面對于很多動物都做了保護規定,不允許捕食。但在里面禽類、肉用動物和鼠類都被排除在外了。難道鴿子需要保護,雞鴨就不需要?憑什么貓和狗就比老鼠高貴?一位香港人就曾這樣質疑香港獸奸違法的規定:為什么我能殺死豬,但卻不能和豬做愛?
這樣訴諸邏輯的質疑顯然很有挑戰性,貌似相當有理。但我要說的是,這其實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它表面合乎邏輯,但并不正確。
為什么這樣說?原因就在于,人類社會的規范系統極其復雜,本身就不是一個單靠邏輯而建立起來的系統。這個系統有兩個維度:邏輯與歷史。唯理主義的反思和歷史傳統的漸進式演進共同形成了我們今天的社會規范。在人類的規范體系中,邏輯上互相矛盾的現象幾乎無處不在,比如雖然每個人都有私下處理自己身體的權利,但兩個人自愿決斗早已經是非法行為,自愿賣器官也是非法;一個國家可能有一百多種大大小小的宗教,盡管法律規定所有宗教具有平等的地位,但絕不是每個宗教的節日都能像基督教的圣誕節那樣全國放假一周。
這樣矛盾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也決定了,我們無法用幾條邏輯原則來完全概括復雜的社會規范系統。想用幾條絕對原則來統攝人類社會的規范體系的做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