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讀往來】敬答越勝先生
“做學問最忌的是就事論事,眼光狹隘;但討論學問則相反,最可貴的是就事論事,不涉意氣。對事不對人,作持平之論,不卷入人際間的復雜關系?!薄妮x
責任編輯:劉小磊
越勝先生臺鑒:
大凡批評文字,若施于相識者多委婉語,施于不相識者則多苛刻語,此固人之常情,而我亦未能免俗,故前作容有指摘過當之處。幸先生毫未介懷,且視我為可以商榷學問者,遠道賜書,此在我固可喜事也。
先生移書辯疑,重在柳如是一事。竊以為,輔成先生言及陳著《柳如是別傳》,在邏輯上固有可能,在情理上卻幾無可能。蓋當日學界誠有一二消息傳布,然實微不足道,且外界亦無人知其著述旨趣,縱欲談空說有,又何從談起?自來論學之主題,不能不受時代風氣之影響。今日舉世皆知寒柳堂晚年之&l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sharon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