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開藥方”的胡適
上大學以后,才知道“五四”新文化運動那批人里,其實胡適與魯迅齊名,而且倆人常被研究者用來比較。香港嶺南大學的許子東老師在一期電視節目里說,關于國民性,“藥方是胡適開的好,病情是魯迅看得透”。這觀點或許偏頗,但未必不見道理。
舉一例,胡適說:“一個骯臟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干凈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范,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為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臟國家。”放在何時,都可見這段話的光輝之處,可謂振聾發聵??勺屓瞬唤獾氖?,中學教材中除卻初中一篇《我的母親》外,初中、高中語文教材里再無胡適其他文章。相比魯迅先生的篇目,胡適的文章是不是少了點兒?
網絡編輯:蔡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