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童”陰影
中國至少還存在一千多萬的學齡前兒童,因為營養不良而生長遲緩,這個數字僅低于印度,列全球第二,而6-11月大的嬰兒生長遲緩率則大有持續惡化之勢。
責任編輯:曹海東 朱紅軍 實習生 王靜怡 鄭育杰 張路延
貧困陰影下的部分中國兒童,因為營養不良而生長遲緩,可能出現不可逆轉的身材矮小。 (CFP/圖)
中國至少還存在一千多萬的學齡前兒童,因為營養不良而生長遲緩,這個數字僅低于印度,列全球第二,而6-11月大的嬰兒生長遲緩率則大有持續惡化之勢。
被忽視的“生長遲緩”
4月,正是春耕的時節,三周歲的榮統璽看著爺爺奶奶在屋里屋外忙活,自己在家門口和同伴玩耍。這里是距離青海省西寧市八十多公里的樂都縣,一條湟水河把這個約30萬人口的國家級貧困縣分成了南山和北山,榮統璽和爺爺奶奶住在南山的峰堆鄉上帳房村,一個只有六千多村民的典型的西北村莊。
站在一堆嬉戲的孩子中,榮統璽看上去比同齡的孩子矮瘦了許多。身高84厘米,體重9.4公斤,這樣的數據足以讓中國著名兒童營養專家陳春明痛心。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針對3歲兒童體格發育的參考值——91.1-98.7厘米,榮統璽足足比標準的最低值還矮了7厘米。
陳春明說,這個在爺爺奶奶眼中平日吃喝都挺“正常”的孩子很可能患有中度生長遲緩癥。
在官方的定義中,生長遲緩癥是由于兒童在2歲前長期營養攝入不足,造成體格發育遲緩,該癥狀一旦形成,將給兒童帶來的是不可逆轉的身高“生長遲緩”。
在這個以面粉、土豆為主食的西北村莊——峰堆鄉上帳房村,榮統璽并不是個例。
根據當地村醫榮德全的介紹,村里滿6周歲的兒童有7個,其中3個身高和體重低于同齡兒童平均值。峰堆鄉衛生院院長安君則說,該鄉每年例行體檢至少15%兒童患有輕度到中度“生長遲緩”。
而中國疾控中心在2010年的調查報告顯示,全國5歲以下兒童的“生長遲緩”率在9.9%。2006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對外宣稱,中國至少有1270萬兒童患有“生長遲緩”。
“營養不良造成的生長遲緩不僅給兒童的身高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它更能影響到兒童的智商和未來的學習能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