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黎明
在鐵窗下想了解窗外的信息,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每個新犯人,都會受到老犯人的盤問,除了他的案情外,還有他在外面的見聞,包括社會上流傳的小道消息(在信息嚴格封鎖的社會,這一直是人們得到真實信息的重要渠道)。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王磊
(何籽/圖)
因為夜太深太長了,從第一聲雞鳴到太陽升起也就格外漫長。
我曾經歷過一個長達兩年的“五更寒”——從“四人幫”倒臺到我獲釋出獄。我每天都在想盡辦法,了解外面的風云變幻,等待著黎明曙光的升起。
設立監牢,除了嚴格限制人身自由外,大概還有一個目的,是屏蔽信息。
在鐵窗下想了解窗外的信息,是件十分困難的事??词厮鶠榍舴競冇喠艘环輬蠹?,但并不是每天都送進來,而是經過嚴格的選擇。那時的報紙,本來真正的新聞就很少,大都是領導人的活動、會議、文件和“典型經驗”之類的官樣報道;到了看守所,又經過一次嚴格的篩選,凡是登載比較重要新聞的,就不給送進來。我計算過,每周大約只能看到一天的報紙。而這張送進來的報紙,還要在各個監號中傳閱,一個號看一天,等傳到最后一個監號,已經是半個月過去了,而且經過上百人的手,報紙早已成了千瘡百孔的碎紙片了。而這些殘存的紙片,對我來說則是寶貴的信息來源。我仔細地讀每一段文字,努力想象著文字后面的真實。我想,在外面的人,恐怕沒有幾個人讀報像我這樣認真的了。
鐵窗下的人自有獲得外面信息的渠道。首先是聽廣播,就是街頭的大喇叭(監號中沒有收音機和小喇叭)。那些年,河南的城市,從鄭州到下面的縣城,都有有線廣播系統,大街小巷都在大喇叭廣播的籠罩范圍之下,看守所的高墻阻擋不住大喇叭的聲浪。尤其是順風的時候,有些廣播聲可以越過高墻,飄到鐵窗內。
此外,更可靠的來源是不時進入鐵門的新犯人。每個新來的人,都會受到老犯人的盤問,除了他的案情外,還有他在外面的見聞,包括社會上流傳的小道消息(在信息嚴格封鎖的社會,這一直是人們得到真實信息的重要渠道)。
第三個來源是看守和警衛。雖然他們有嚴格的紀律,一般不會透露什么消息,但他們也是人,有了重大消息,難免也會有說漏嘴的時候。例如“四人幫”倒臺的重大消息,就是警衛黃建莊有意無意透露給我的。
1977年元旦那天,街頭的大喇叭轉播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節目,頭條好像是照例要發的“元旦社論”,我聽不清楚,似乎沒發現什么新東西。但是,在新聞節目后播出的音樂,讓我一下子震驚了——那分明是一曲悠揚的“洪湖水,浪打浪……”這是1960年代初紅極一時的歌劇《洪湖赤衛隊》的主題曲。“文革”開始后,在“打倒賀龍”的漫天口號聲中,這支歌曲早被作為“黑歌”而被禁唱了。因為歌詞中有一句“賀龍領導鬧革命”,江青說,這個歌劇和這首歌曲是賀龍“反革命野心的大暴露”?,F在,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