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原:面對生死,回到小說
馬原在2008年新婚后不久被查出肺疾。四年過去,他覺得自己“比健康人還健康”。二十年前馬原宣布“小說已死”,二十年后他寫《牛鬼蛇神》,因為“小說曾經帶給我愉快,這是忘不掉的”。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王磊
馬原在2008年新婚后不久被查出肺疾。四年過去,他覺得自己“比健康人還健康”。二十年前馬原宣布“小說已死”,二十年后他寫《牛鬼蛇神》,因為“小說曾經帶給我愉快,這是忘不掉的”。 (受訪者/圖)
近一年來,當年的“先鋒派作家”接二連三進入大眾視野。莫言以《蛙》獲得茅盾文學獎;余華出版《十個詞匯里的中國》;格非推出《春盡江南》;馬原在告別小說創作20年后重新捉筆,寫出長篇小說《牛鬼蛇神》;洪峰則在云南會澤被打,卻因禍得福,與“先鋒”老友團聚。
以1987年《收獲》雜志制作“實驗文學專號”,刊登余華《四月三日事件》、馬原《上下都很平坦》和洪峰《極地之側》為標志,“先鋒文學”爆發出影響力。人們通常把馬原、余華、蘇童、格非、洪峰稱為“先鋒派五虎將”。
“1980年代所謂先鋒文學潮流于今看來,實質是一次小說革命。通過這場運動,中國當代文學惡補了一課,完成了納入現代文學潮流的轉折。”《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說。
馬原的家在二十五層,從陽臺看出去,瓊州海峽云霧迷蒙。近處有工人在填海造地,遠處有航行的郵輪,飄蕩的小舟。
四季和暖、空氣潔凈對患過肺疾的馬原很重要?,F在馬原在海南的家里,不看新聞,不上網,幾乎不打電話,“外邊進來的電話95%是老婆的”。
馬原給自己三個身份:畫家、小說家、前小說家。
馬原很早就宣布小說已死。當年王蒙聽到他的話開玩笑:“小說不會死,是馬原的小說死了。”
閱歷過新時期文學波瀾起伏的馬原在文學日益邊緣化的1990年代停止了小說創作,離開他的書寫之地西藏。做電視、開公司、當教授,20年來各種事都做過,多是有始無終。
2004年馬原自編自導過一部電影《死亡的詩意》,根據他的同名小說和《游神》改編。馬原帶著47人的劇組,轉戰西藏山區,拍攝四年,最終片子沉睡在庫房。
2008年,獨身17年后,馬原再婚,新婚妻子叫李小花。新婚不久,馬原就查出嚴重的肺疾。他不想連累妻子,提出分手,妻子卻不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