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后魏海敏:你太會感動了,反而感動不了觀眾
魏海敏怎么唱京劇都不會讓人奇怪。在過去的26年間,這位臺灣京劇界的第一女主角唱過各種各樣的“雜交”京劇。戲中戲、蒙太奇、現代舞、環境戲劇、意象劇場……她以京劇的名義操練過當代劇場的各種“詭計”。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王磊
魏海敏認為藝術的成熟跟人的成熟是分不開的,一個人不可能蒙蒙查查,戲卻演得入木三分。 (CFP/圖)
魏海敏怎么唱京劇都不會讓人奇怪。在過去的26年間,這位臺灣京劇界的第一女主角唱過各種各樣的“雜交”京?。壕﹦“娴纳虅∽?,京劇版的希臘悲劇,歌劇化京劇《曹七巧》、《孟小冬》。純粹唱京劇,她可生可旦;純粹唱青衣,她可梅派可荀派。
戲中戲、蒙太奇、現代舞、環境戲劇、意象劇場……她以京劇的名義操練過當代劇場的各種“詭計”。
2012年3月,魏海敏的全新造型被印制成臺北街頭大大小小的海報。海報上的她面龐豐腴,鼻子英挺,鮮紅的嘴唇映襯青綠色的眼影,頭頂金冠和厚重發髻,白裙,金披風,一身環佩。歲月在這位55歲的女人身上留下特別的痕跡:她在顧盼自得中,把年輕與成熟、現代與古典調和在一起。這回的戲碼是“臺灣國際藝術節”的壓軸劇目《艷后和她的小丑們》。劇本脫胎于莎士比亞“第五大悲劇”《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
臺中臺,戲中戲
若干塊巨大的景片把臺北“國家戲劇院”的舞臺,切割成一個大“回”字嵌套一個小“回”字的空間。景片正面印著埃及的壁畫、浮雕,反面印著羅馬殿廡、廊柱。景片反轉,時空反轉。穿過這些景片組成的重重命運之門,埃及艷后上場了。
她不勒頭,不戴頭面,不涂油彩,不甩水袖,站在舞臺正中的高臺上,開口便是一段歌劇式的唱段:“該來的,躲不掉/ 命運巨輪滾滾兇囂/ 輾壓美麗家園/ 抹滅深刻愛戀/ 我心坦然 不哀不怨/ 卻只怕/無聊騷客將我倆編成小調/荒腔走板,扯開破鑼嗓……一代名將竟以醉漢之姿登場/而我得眼睜睜看自己顏面盡喪/活像個搔首弄姿的婆娘”。
魏海敏的嗓音又寬又亮,不知從何而來亦不知何處所歸。她的唱詞七長八短,韻似押未押。樂池里只有西洋豎琴,沒有文武場。抱著“聽京劇”預期的觀眾,開場便遭棒喝。
艷后轉身,舞臺變成一片慌亂的排練場:一個京劇團要演《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扮演“預言者”的演員卻遲遲沒有到場,導演無奈,臨時砍戲。時空再度跳轉,埃及王宮中,女王克莉奧佩特拉和她的羅馬將軍安東尼正嬉鬧繾綣,使者帶來羅馬內訌外斗的消息。
安東尼心事重重地下場。畫著白鼻梁的說書人上場。說書人概述《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的時代背景、部分情節,大發古今幽情。
《艷后和她的小丑們》。魏海敏演的艷后介于京劇的“玩笑旦”、“潑辣旦”和西方戲劇的悲劇、喜劇女主角之間。 (劉振祥/圖)
“戲中戲”的三層嵌套結構初露端倪:第一層是艷后和情人的故事;第二層是劇中角色“說書人”對這個故事的講述;第三層是某劇團排演京劇《安東尼和克莉奧佩特拉》。一層間離之后還有一層間離,胡琴和豎琴輪番奏響,以京劇的標準衡量,魏海敏演的艷后大開大合、荒腔走板。
在現代敘事策略和西洋唱腔的重重包圍之中,京劇的第一個亮相居然是一群龍套角色帶來的:
使者向安東尼稟告羅馬內戰消息,言語之間,兩人所在的后場燈暗,前場出現一段京劇武打群戲。刀槍劍戟,鑼鼓咚嗆,衣袂飄飛,筋斗連連。接著,奸雄蓋烏斯·屋大維上場。他不是白臉,卻是粉面巾生。扮演屋大維的是原北方昆曲院的小生、被德國媒體稱為“中國藝術家之明星”的溫宇航。溫宇航的手眼身法唱無不傳統、地道,卻以巾生的儒雅唱出了政治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方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