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救市 誰來接下貝爾斯登?
如果股票收購價格的變化代表了各個利益集團在談判桌上下、交易市場內外重新博弈的結果,那么是誰主導了財富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誰又是這場博弈的贏家和輸家?而目前的結果,是不是就是這場博弈的最終結局?
次債危機進入第三波,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瀕臨破產,美國政府動用行政力量開始一場前所未有的救援行動——
得有人接下貝爾斯登這個燙手山芋,美國財長保爾森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相中了摩根大通。這場在兩周內匆匆達成的并購協議,引起了廣泛的市場爭議,也加速了美國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
3月26日,數百名抗議者聚集在貝爾斯登總部大廳,抗議政府支持摩根大通收購貝爾斯登?!FP/圖
2008年3月14日至3月17日,次債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之于華爾街,正如同美國中部平原上的龍卷風,縱橫肆虐,而又瞬息無蹤。
這場金融龍卷風,九個月前曾蕩平了貝爾斯登旗下兩家經營次債抵押產品的對沖基金,這一次更以幾日之功便終結了貝爾斯登這家創始于1923年、有著連續83年贏利紀錄的華爾街老牌投行的歷史。在又一次踐踏了人們對次債危機災難性的想象力之后,它似乎揚長而去了。
留在廢墟上的是目瞪口呆的華爾街上的投資銀行家們:根據摩根大通和貝爾斯登3月17日對外宣布的并購協議,一股貝爾斯登普通股價值2美元。2美元?人們最初的反應是這一定是某個打字員犯下的錯誤,2美元只能在紐約街頭買只熱狗!這還不足3月14日貝爾斯登每股收盤價的1/15,此前的一個月,貝爾斯登的股價一直在每股80美元上下徘徊。而一年多前,在次債危機來臨之前的黃金歲月里,貝爾斯登的股價曾一度高達每股171.51美元。
3月21日至23日,本年度的復活節長周末,也是摩根大通和貝爾斯登宣布達成并購協議后的第一個周末。見證了貝爾斯登的大股東和員工持股者們曾擁有的億萬財富在上一個周末之間的灰飛煙滅,人們仍然驚恐未定,只想著能夠在這個宗教氣氛濃郁的復活節周末松弛一下神經。
然而,好戲尚未落幕。3月24日早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