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水治理:困難與破題

第一站 中山大學  創新水治理

朱紅軍  南方周末綠色新聞部總監
翁立達  著名水資源保護專家,前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
雍  容  綠色和平(東亞)政策與公共事務主任
王仁榮  百威英博啤酒集團亞太區法律及企業事務副總裁

圓桌討論


翁:我們人類在利用水資源,開發水資源的過程中所會造成的對生態環境長遠的影響,現在很多還是未知的?,F在北京缺水的現象,人口越來越多,包括一些規劃、隱形產業有很多耗水大戶,作為一個經濟中心很成問題。這牽涉到產業結構、城市發展規劃與水資源如何適應的問題,這是傳統理念和現代理念的根本區別。原來是“供水管理”,現在是“需水管理”,原來是不夠的就供,不知道后果。

王:我前面講到的中水,這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每個企業都可以用,但是真正能夠用起來的極少,很多企業能在自己范圍內用就不錯了,比如沖水、澆花,很多企業都做不到,更不用說推到社區中,這可能和政府的政策有關系,怎樣把這么好的一個項目推廣,使社區都能夠受益,需要政府扶持,也需要相關企業支持。這僅僅靠一個企業也是不行的,這方面監管機構、政府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工作,這是需要進一步考慮的。

雍:什么叫排污許可,只要標準達到了就可以排,那么怎樣能達到標準,就往里沖水,如果多5噸水進去就可以達到排污標準,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出的有毒有害物質還是會釋放到環境當中,總量并不會減少,所以我們認為只有把水治理的重點從末端移到前端,從源頭開始治理,真正在生產過程中減少生產這些有毒有害物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源頭治理是必須要考慮的。

翁:現在關鍵的問題,作為政府,政府的主要目標是要發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發展經濟現在的以GDP為主導如果不改變,對水污染治理沒有助力?,F在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污染環境、浪費資源仍然是我們現在發展經濟主要付出的代價。

我還感覺到我們國家現在想把東部企業向中部、西部轉移,同樣也存在這個污染轉移問題。已經有人提出千萬不要造成這個后果,但是我看這個趨勢很難阻止,我把這個現象形容成“毒鳥西飛”。如果考慮整個國家的形勢,環保不容樂觀,這是我的一個體會。

創新水治理在更大程度上首先要樹立一個水理念,要從管理方面著手解決好。治理包括了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這兩方面都需要,但我認為管理更為突出,更為重要。

王:在環保、水治理方面有一個現象,皇帝不急太監急,媒體很著急,知識分子很著急,非政府組織很著急,在座的大學生也很著急,一部分企業也很著急,不是所有企業。決定一個地方經濟以什么樣模式去發展的未必著急,有一些企業主未必會著急,因為他們的追求是不一樣的。我們每年也在投資,每年在中國建三到四個工廠,到任何一個地方,政府部門出來介紹這里要工業立勢,唯GDP馬首是瞻的趨勢很難扭轉。

雍容:唯GDP至上的理論,我們看到很多地方在發展的時候講到要“跨越式發展”“超常規”發展,我個人非常擔心這樣的用詞,什么叫“超常規”,規律是可以超越的,但我認為要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同學們把學業學好,把科技學好,科技是可以興國的,科技是可以產生社會效益的。但是光學習還不夠,應該更多的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參與到專業組織中,把你們的環保愛好和聰明才智,創新思維結合起來。

朱:剛剛三位老師都提到中國現在傳統的執政理念問題,也許情況也在變化,最近這兩年從中央到地方,提到對于生態、環保頻率非常高。很多地市級的行政長官選擇了另外一種差異化的政績模式,在原來那套GDP成長的感性下,已經很難再超越了,比如貴陽、南京現在都在做非常大量的環保風暴,試圖在環保生態這塊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從而勝出,這也是比較新的變化。我們希望執政體制內部的嘗試和創新越來越多,帶動中國對于水污染、環境污染的很大變化。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