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局級干部的“世界觀”

148名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干部走進清華大學,學習“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對外大戰略”課程。在近來發生的中菲黃巖島對峙問題上,一個學員覺得中方還是太軟弱,“中國總以大國自居,什么都要讓,國際上是無序的,誰拳頭硬誰說話”。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清華大學吳大輝教授講授中俄關系。習慣對部下“作指示”的司局長們,上課時對提問并不積極,更喜歡以匿名的方式給老師遞紙條。 (趙曉悅/圖)

一個干部學員問:“假如中國強大起來,甚至超過美國若干倍,釣魚島問題能迎刃而解嗎?”劉江永說:“日本不是這樣的,它弱的時候反而更強勢。你看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它并沒有比俄國、美國強,但敢搶。”

在近來發生的中菲黃巖島對峙問題上,一個學員覺得中方還是太軟弱,“中國總以大國自居,什么都要讓,國際上是無序的,誰拳頭硬誰說話”。

“以世界第二的地位看,‘韜光養晦’已經維護不了中國的利益了。”面對臺下聽課的司局級官員們,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閻學通直言不諱。

2012年4月16日上午,148名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干部走進清華大學,參加“當前國際形勢與中國對外大戰略”課程班的第一堂課。久坐于辦公桌前的司局長們,利用一連五天時間,進課堂、吃食堂,在清華園里再次體驗了一回大學生的滋味。

在總共40學時的課程里,既有培養領導干部大局觀的“國際戰略格局”,也有系統介紹中國外交政策、國防政策的專題課,還有美國、日本和俄羅斯國別問題研究。具體承辦課程班的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教授說:“缺的是發展中國家,比如金磚國家里的巴西、印度、南非,但我們會在介紹中國外交政策時彌補。”

該如何看待當今的世界?授課老師們的觀點并不一致。在提及中美關系、朝核問題、南海爭端時,老師們把各種想法都一股腦拋了出來。來自中央和國家機關的司局長們,對世界的看法也不盡相同,他們的“世界觀”又是什么樣?

“絕不允許大國欺辱,也不允許小國調戲”

第一堂課由國際關系學系主任閻學通講授國際形勢,他向來以言辭大膽犀利著稱。4月16日早上9時,在正式上課前,閻學通先給司局長們有言在先:機關里大家的觀點差不多,在學校里很難做到,今天我講的就不是“正統”觀點。

他自問自答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有一個強大的核心價值觀,就是‘拜金主義’。”在他看來,“拜金主義”思想已經遍布全中國,在世界上是沒有吸引力的,“外交政策不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