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書大國為何是質檢小國——第三方質檢公司夾縫求生
“如果在西方,藥品企業出事,頒發合格證書的第三方機構也會倒大霉,”他說,“但是在中國,似乎不是這么回事?!币环矫媸称钒踩鹿暑l發,一方面政府質檢機構仍壟斷市場。第三方質檢公司在中國的艱難生存,折射出這個矛盾重重的現狀。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周蕾
“如果在西方,藥品企業出事,頒發合格證書的第三方機構也會倒大霉,”他說,“但是在中國,似乎不是這么回事。”
一方面食品安全事故頻發,一方面政府質檢機構仍壟斷市場。第三方質檢公司在中國的艱難生存,折射出這個矛盾重重的現狀。
中國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但多如牛毛的官方檢測機構卻很少因此受責。而在國外,第三方質檢公司如遇到同類事件,輕則倒閉,重則獲刑。 (呂建設/CFP/圖)
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不法廠商使用鉻超標的工業明膠生產藥用膠囊,修正藥業、通化金馬藥業、蜀中制藥等9家藥廠13批次的膠囊劑藥品榜上有名。
整個生產流通過程本有層層“關卡”:原料進出廠均要求藥企自檢,藥品出廠時藥監部門要進行強制抽檢,藥品進入市場后,藥監部門還會不定期地針對不同藥品進行抽檢。但這些“關卡”卻一路虛設。以至于網友們調侃,現在的食品安全監管,是“記者干了質檢的活,微博干了媒體的活,有關部門干了跑龍套的活”。
“如果將部分監管的活交給第三方來做,結果可能會不一樣。”天翔集團(intertek)中國區高層戴維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在他看來,中國之所以屢屢出現食品和藥品安全事故,“檢測和認證上的行政壟斷”是一個重要原因。天翔是一家有著140多年歷史的英國第三方質檢公司。
證書大國的認證之亂
“如果在西方,藥品企業出事,這些頒發合格證書的第三方機構也會倒大霉。”戴維介紹,在西方,第三方質檢市場非常發達,小到市民家庭的室內空氣質量,大到重大工程標準核算,第三方質檢公司都承擔著重要角色。如果某公司的產品在取得了第三方質檢公司頒發的合格證書或者是認證后出了事,這些出具合格報告和認證的第三方公司輕則關門,重則負責人直接進監獄。
他給南方周末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若干年前,美國一個曾經非常出名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因為被檢產品的一次事故,第二天,在全美50個州的分公司全部關閉。
幾年前,有一個中國出口到迪士尼的圣誕老人燈突然起火,聽聞這一消息,他的上司怎么也睡不著覺,半夜爬起來給他打電話,在確認自己的公司沒有為對方提供合格報告和認證后才松了一口氣。
正因為有嚴重的后果監督,一直宣稱獨立于甲、乙雙方的第三方質檢機構也不敢輕易出具合格報告和頒發各種認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