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下的中國】楊樹鵬:好的類型片就像兩個人在調情

楊德昌的夫人彭鎧立擔任了《匹夫》的音樂制作。她用“流氓加小姐”來形容電影氣質:“既有那種知書達理的、文雅的內在,又有狂野不羈、吊兒郎當的外在——我知道該怎樣為它寫音樂了?!?/blockquote>

責任編輯:袁蕾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王磊 周鑫

《匹夫》導演楊樹鵬(中)、攝影曹郁(左)、主演兼出品人黃曉明在片場。對這個“晴空下發生”的匪幫故事,他們意見一致:要濃烈,要有槍炮、美色和荷爾蒙。 (劇組供圖)

向市場投降不可恥

說電影《匹夫》,得從讓楊樹鵬“痛徹心肺”的《我的唐朝兄弟》說起。

2009年11月20日,“唐朝”上畫。當時身在廣州的楊樹鵬去了一趟影城,“壞了,出問題了”——他沒有看到任何關于這部電影的海報、燈箱、展板、宣傳單。眼前所見,都是《2012》與《花木蘭》。這意味著,一個普通觀眾走進影院,如果不是仔細查看過排片表,根本不會知道有一部名叫《我的唐朝兄弟》的電影正在上映。

“影院是拼刺刀的地方。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楊樹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事實上仔細看也很難找到“唐朝”。一周之后,除了出品方之一的星美院線還有零星排片,“唐朝”基本從銀幕上消失了,而那些傳播電影的物料,還堆在倉庫里。

2009年國產電影的產量接近500部,一部分國產片在影院里完成了“一日游”,大部分國產片甚至一日都沒有游到。

“唐朝”被認為是當年賀歲片中“最悲劇”的一部,后來還被發行公司當成了發行失敗的“反面教材”。

“電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楊樹鵬反思的,不僅是如何選擇發行、營銷、推廣的合作伙伴,還有個人的影像風格。他本以為“唐朝”是一個很大眾的電影,但是后來發現它并不是那么大眾:喜歡它的人很捍衛;不喜歡它的人就覺得它臭狗屎。“我要尋找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自己的風格怎么能被數量龐大的中國觀眾接受。

楊樹鵬沮喪的這些日子,更多熱錢進入中國電影的投資。一部電影投資過億,已經不算新聞。找到楊樹鵬的投資,從幾百萬到6000萬不等,都被他拒絕:一是不愿寫“命題作文”;二是他還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