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體制:怎么改?誰來改?

旅游的產業鏈很長,涉及到眾多服務提供方,利益主體間的沖突,最終也會反映到游客身上來。固有的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就容易形成路徑依賴。如果沒有外力介入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機制,會造成很大危害。旅游改革就是要通過恰當方式,對利益分享機制重新調整。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云龍

(向春/圖)

旅游的產業鏈很長,涉及到眾多服務提供方,利益主體間的沖突,最終也會反映到游客身上來。固有的利益格局一旦形成,就容易形成路徑依賴。如果沒有外力介入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機制,會造成很大危害。旅游改革就是要通過恰當方式,對利益分享機制重新調整。

近年,旅游業持續增長,規模迅速擴大。據測算,旅游業增加值占國民經濟的比重已超過4%,許多地方,旅游業已成支柱產業,受到高度重視。2011年,中國公民年人均出游已接近兩次,旅游成為民眾生活的重要內容。每逢旅游旺季,“宰客門”等游客利益受損事件就易成為輿論熱點。如同青春期的少年,旅游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成長的煩惱。面對發展中的一系列矛盾,不能僅僅停留在“見招拆招”上,也不能簡單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需要有新思維,改革旅游體制,在根上解決。

旅游改革“以游客為本”

推動旅游改革的主體是政府。旅游業發展初期,包括旅游基礎設施在內的旅游業整體供給水平有了明顯改善。硬件水平提高了,但軟件明顯滯后,特別是面向游客的服務,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

游客是旅游業的“衣食父母”,改革只有圍繞游客進行,才會取得效果。旅游業涉及到吃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環節,是比較復雜的消費活動。游客是否游得滿意、游得舒心并不取決于單一的供應商。因此,政府在推動旅游業市場化的進程中,要整合各方面的職能,理順各種利益關系。目前,造成游客對旅游業不那么滿意的原因,大都可以歸結為體制機制缺陷。

主要靠旅游目的地推進改革

在旅游業發展的早期,多半是由旅行社組織游客按一定線路來旅游。游客的體驗很大程度取決于旅行社及導游的服務。在這種旅游方式中,改革的對象主要是旅行社。這也是旅游管理部門牽頭推動改革的重要領域。

同時,散客旅游迅速勃興;伴隨休閑度假旅游的興起,停留在一地做深度游的旅游也更普遍。隨著旅游方式轉變,旅行社組織的團隊旅游比重迅速下降,這就使旅游目的地成為改革主戰場。三亞旅游宰客事件,就是散客在旅游目的地休閑度假遇到的問題,暴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