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滾地龍”,哪來城鎮化
責任編輯:史哲、戴志勇、蔡軍劍
回應“告別紅花渠”
2012年4月12日《南方周末》寫真
城中村并非中國特有,現在的巴西、印度也大量存在。以前北京有龍須溝,上海有肇嘉浜。翻翻發達國家大城市發展歷史,哪個沒有貧民窟、城中村(俗稱“滾地龍”)?潔癖政績者如果忌諱這些,那么,“農民工、春運、留守兒童、被市民、被城鎮化”,也許倒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有現象了。
責任編輯:史哲、戴志勇、蔡軍劍
回應“告別紅花渠”
2012年4月12日《南方周末》寫真
城中村并非中國特有,現在的巴西、印度也大量存在。以前北京有龍須溝,上海有肇嘉浜。翻翻發達國家大城市發展歷史,哪個沒有貧民窟、城中村(俗稱“滾地龍”)?潔癖政績者如果忌諱這些,那么,“農民工、春運、留守兒童、被市民、被城鎮化”,也許倒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特有現象了。
登錄獲取更多閱讀權限
立即登錄{{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