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進修or出國鍍金——中美商學院的PK戰
商學院,是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的培訓機構,旨在幫助他們在復雜的經營環境當中、在龐雜的決策面前變得更加理性而有底氣。通過案例、知識、方法的教育,避免由經驗主義和主觀盲目性所帶來的決策失誤。
商學院是職場中的一個永恒的話題。是否值得去讀、去哪里讀,是諸多渴望轉型或是有志于往職業經理人方向發展的職場人士一直糾結的問題。拋開是不是值得去讀這個受個人因素影響太多的話題,若單純的對比中美商學院,我們首先應該從商學院的存在價值說起。
(問對網/圖)
商學院,是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的培訓機構,旨在幫助他們在復雜的經營環境當中、在龐雜的決策面前變得更加理性而有底氣。通過案例、知識、方法的教育,避免由經驗主義和主觀盲目性所帶來的決策失誤。因此,高水準的商學院作為一個專業的培訓機構,必須具備如下幾個特點:
1. 凝聚一群高水平的教授,他們具有高度學術和專業技能,了解市場,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
2. 有健全的運營機制,流程。包括招生、市場宣傳、教學、求職服務等等。
3. 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包括校友、合作企業、政府、媒體等等。
4. 具有較強的口碑、品牌。品牌是生源、捐款、學生就業率、畢業生薪酬的基礎。
從這四個方面來看,現階段中美商學院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1. 教授。中國商學院教授(除了長江、中歐等幾個商學院)多為本土培養,理論知識尚可但實戰經驗缺乏。而在理論方面,無論是戰略、金融、會計、財務、運營還是組織架構、人力資源,中國均缺乏國際知名教授;在實戰方面,美國商學院教授中,不乏著名投資人、前企業高管等具備豐富商業經驗的精英,而中國商學院教授,多為純學者,畢業后就在大學任教。商學院是應用性很強的培訓機構,缺乏實戰經驗難以對商業有較深的理解,難免紙上談兵。
2. 機制。中國商學院成立時間一般都在20年之內,過程中學習了很多國外經驗,并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做了不少優化??梢哉f機制上還比較成熟。美中不足的是,各商學院將大量精力放在招生和和市場宣傳方面,而在內功方面底蘊較弱。寬進寬出,學生的收獲不夠大?;ㄥX混文憑現象嚴重。
3. 社會資源。中國商學院最大的吸引力,是讓學生擴大人脈。通過同窗幾年,學生間建立了不錯的人脈關系,將來可以優勢互補,互相幫忙。但是由于時間較短,校友資源比較匱乏,企業對商學院的認可程度遠比歐美企業弱。
4. 口碑。中國的某個商學院,一度在財富雜志的全球商學院排名列前10名。我可以不夸張的說,在全球各大企業,知道這家商學院的寥寥無幾。甚至在中國人里,知道這家商學院的可能也不是太多。而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商學院,工作過幾年的應該都有所耳聞??诒牟顒e不是一個數量級。
綜上所述,單純的對比中美商學院差異,結論顯而易見:若有機會去歐美頂級商學院學習,的確有可能收獲到更多,但具體如何選擇,大家還是應該結合自己的能力和實際情況酌情考慮。
來源:問對網http://www.wendui.com/b/7.html
問對網是一個解決工作里實際問題的專業問答網站www.wendui.com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