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乃酒之魂
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曾經寫過一本名為《酒國》的長篇小說,其中多有對釀酒飲酒之描寫,很多朋友便以為我是造酒的行家或酒場上的豪杰
“有了好水,未必能釀出好酒,但沒有好水,絕對釀不出好酒,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莫言 于天寶洞旁
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我曾經寫過一本名為《酒國》的長篇小說,其中多有對釀酒飲酒之描寫,很多朋友便以為我是造酒的行家或酒場上的豪杰。其實,我既不懂釀酒亦不善飲酒,書中所涉酒類釀造及鑒賞知識,多半采自道聽途說,以及“臨時抱佛腳”般的閱讀。
盡管我在書中寫了許多有關釀酒的知識,但因為不是自己的學問,書寫完不久,也就基本上忘光了,但惟有一句話,卻牢牢地記在心頭:那就是“水乃酒之魂。”
前不久,應郎酒集團之邀,我與幾位朋友,乘車翻越崇山峻嶺,到達四川古藺縣二郎鎮。一路上時而細雨綿綿,時而霧迷路徑,到達時已是夜晚。車過赤水河時,主人提醒這里就是毛澤東指揮紅軍“四渡赤水”時的渡口,但因夜暗無法看清河水的顏色。既名“赤水”,想那河水,一定是紅色的吧?第二天,依然下雨,泥濘中在赤水河兩岸參觀,來來回回,大概不止“四渡”。河不如想象中的寬,河水清徹,無絲毫紅色,據云盛夏時節因山洪注入會使河水變赤,河因此得名,但我想也未必是赤,應該是褐或者黃吧。河水的清徹說明這條河尚未污染,這在中國版圖上十分難得,為什么?是酒救了河。當然也是河救了酒。中國的大部分名酒均產自赤水河兩岸及長江上游流域,所謂白酒金三角地帶,茅臺、郎酒、五糧液等,概莫例外。
近讀《地球起源》一書,書中說,迄今為止科學家們也不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這很有意思。我跟郎酒集團負責宣傳的朋友說,你們可以做這樣一個廣告,雖然科學家們不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但我們知道郎酒的釀酒用水是從哪里來的。它是山泉水。是從赤水河邊一個名叫龍洞的地方流淌出來的。我相信,有了好水,未必能釀出好酒,但沒有好水,絕對釀不出好酒,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郎酒的名頭一直很響亮,近年來名聲更有大幅度上升。名聲上升自然依賴酒質的提高,但也因為酒價的水漲船高。青花郎的價格和茅臺的價格已在伯仲之間。一個山溝里的企業,10年時間銷售從3億做到100億,其間定有竅門。用經濟學家的話來說,就是郎酒在過去的時間,一定是做對了什么,才有今天的輝煌。從郎酒領導人汪俊林所倡導的“神采飛揚中國郎”、“正氣、大氣、霸氣”等企業理念上,我們可見其氣度非同一般。
我參觀了郎酒的儲酒寶洞——天寶洞,這樣的天造地設的奇跡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那千萬個盛滿美酒的陶甕排成行列,默默地蹲在那里,等候著開甕勾兌的美好時刻。洞中洋溢著濃濃的酒香,令人心中生出一種朦朧的幸福感,想李白如能在這洞中生活,美酒任他飲,那詩還寫不寫了呢?據云多有名人在此地撰聯,當時我也想了一聯,補記如下:洞藏美酒千甕萬甕,心有靈犀一通百通。
聽郎酒集團的朋友說,他們將投資八十億元人民幣,將二郎鎮建設成中國的波爾多。酒廠的生產規模還將擴大,這鎮子地盤上海拔三百米至五百米高度的地方,已經全部被圈定為未來的廠區,因為在這海拔高度上,酒類生產所需的微生物最為活躍,這說法有點神奇,但我相信是真的。
我好多年沒沾一滴白酒,這次的二郎鎮之行,終于沒能抵擋住誘惑而開戒,我喝了一杯“鴻運當頭三十年”,喝了一杯“青云直上五十年”,確實是飲后齒頰留香的好酒,確實是神秘的液體,這樣的好東西,當用一種莊嚴的心態來細細品嘗,狂喝濫飲,無異于暴殄天物。
在那些日子里,我還胡謅了幾首打油詩,錄一首供方家哂之:
居高望必遠,傍水人稱王。一條赤水河,千里美酒香??〗苎缟蠘?,高士林下狂。至今思李白,何不貶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