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官員的“中國觀”
包含高官、學者以及教授在內的14個“美國學生”來到清華大學,與中國學者進行對話,項目具體負責人說,老師授課以中國為視角,告訴美國人“中國對世界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中美關系的看法”。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于品海理事長主持圓桌討論。 (張旭東/圖)
美國國防部官員羅伯特問一名清華學生:在中國,腐敗是不是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大家辦事都要準備紅包,偷偷地塞給對方?
“解放軍的核導彈是否處于發射狀態?是不是隨時準備還擊?”
面對美國國防部高官單刀直入式的提問,國防大學楊毅少將回答得也很坦白:“我們的核導彈從來都是自衛還擊,只要你們美國人不扣動按鈕打我們,我們就不會還擊你。”
上述情景出現在清華大學里的一堂課上。2012年4月21日到28日,第二屆“中美高級官員培訓班”在清華園舉辦,包含聯邦政府高官、智庫學者以及大學教授在內的14個“美國學生”,來到一個世紀前用美國人退還“庚子賠款”建成的大學,與中國學者進行為期一周的對話。具體負責項目的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說,老師授課的內容以中國為視角,告訴美國人“中國對世界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中美關系的看法”。
這些美國高官除了白天西裝革履地按時上課外,也抓緊一切時間體驗中國式的生活。他們在清華園里游覽散步,在擔憂中國食品安全的情況下,依然開心地從小攤上買蒙牛和伊利雪糕吃;閑暇時,他們也愛逛學校附近的小商鋪,發現最實惠的是一家電腦耗材店,三個美國人在那里各自買了一臺不到100塊錢的無線路由器;甚至有一次晚上9點下課后,他們專程跑到五道口坐地鐵,只是坐到西直門后再原路返回。
在中美經濟實力差距日益減小時,中美間的交往方式也已開始趨同。一個美國官員說:現在很多中國政府考察團去美國,美方也學習中國人的接待方式,“多安排一些旅游項目,讓中國人覺得舒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