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勿造“零”

義務植樹61400000000株;造林66433600公頃;投入超611280000000元——這么多“零”的投入背后,卻被部分專家認為成效堪憂:三北防護林早期樹木存活率15%,林業蟲害年均發生面積一千多萬公頃,相當于近12年來每年造的林全部被“吃”光……

責任編輯:何海寧 曹海東 實習生 王靜怡 鄭育杰 張路延

半個世紀的植樹造林,被部分專家詬病為“只見數量,難見質量”。 (勾犇/圖)

義務植樹61400000000株;造林66433600公頃;投入超611280000000元——這么多“零”的投入背后,卻被部分專家認為成效堪憂:三北防護林早期樹木存活率15%,林業蟲害年均發生面積一千多萬公頃,相當于近12年來每年造的林全部被“吃”光……

“我們為中國造林奉獻了大半輩子,可人工林質量之低實在令人汗顏,我們為此幾乎無能為力??!”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這些漂亮成績單的背后,卻是持續半個世紀的爭議:只見數量,難見質量。

“植樹節”已去月余,全國各地植樹活動遠未停歇。2012年北京計劃人工造林40萬畝,封山育林76萬畝。“這將是近年來綠化造林力度最大的一年。”北京市發改委發布信息稱。據南方周末記者最新獲悉,北京2012年僅綠化需調整的用地面積就有100萬畝,其中不乏農地。

被期許“綠化要走在全國前列”的北京,每年植樹造林數據都格外矚目,造林面積、參與人數動輒數十萬。如此浩大的植樹活動,其實在全國各地早已持續大半個世紀。

新任國家林業局黨組書記的趙樹叢稍早前表示,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已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成效最為顯著的生態建設壯舉。“三十多年來,全國有133億人次義務植樹614億株。”

根據國家林業局公布的近12年全國林業基本情況,南方周末記者作了不完全統計,1999-2011年間,全國造林6643.36萬公頃,約是40個北京市面積;這一時期,三北防護林、天保工程、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工程投入超過6112.8億元。人工林面積穩居世界首位。

據公開報道,我國森林覆蓋率從解放初的8.6%上升到了2008年的20.36%。然而,這些漂亮成績單的背后,卻是持續半個世紀的爭議:只見數量,難見質量。

“從遙感地圖上看,到處郁郁蔥蔥,可是,有樹并不代表就是森林,森林擁有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北京林業大學教授羅菊春說。“喬灌草相結合”的種植原則也經常被簡單變成只種喬木。

“適地適樹”這個公認的林業規則在全國各地卻經常被違背,許多專家認為在大西北等干旱地區不適合大面積造林。令羅菊春格外沮喪的是,地處三北防護林重要區域的甘肅民勤縣,十余萬畝原本長勢不錯的人工楊樹陸續大面積枯死。

即便是在合適種樹的地區,單一樹種也一直被詬病。&ld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