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鄉隆盛的九州故事:“有事詢問政府”

在鹿兒島城山,西鄉隆盛魂斷之地,家鄉人為他澆鑄了一尊威嚴的銅像,身著陸軍大將的正裝,俯視天下。百余年后,西鄉隆盛強大的氣場仍舊籠罩這里。當地政府官員說,這里盛名不衰的除了薩摩芋、薩摩燒酒,便是西鄉隆盛。

責任編輯:袁蕾 姜弘 助理編輯 朱曉佳 實習生 周鑫 王磊

西鄉隆文是西鄉隆盛的曾孫,他現在的職業是陶藝師。西鄉家族后來只有一人做了政治家。 (南方周末記者 李威/圖)

西鄉隆盛在東京的銅像原本該立在皇宮正門外,戎馬之上、陸軍大將的造型。1893年,西鄉隆盛去除“賊”名后的第四年,這個構想招致了部分人的堅決反對——至今有觀點認為,政府同意供奉他是為撫慰怨靈,防止他的靈魂回來干擾政權。

銅像改在上野恩賜公園大門口。西鄉隆盛穿和服、佩武士刀,右腿邊是他心愛的薩摩小獵犬。碑文評價他為“代表日本的偉人”,對他引發的戰爭一筆帶過。銅像是約25000人主動自發為西鄉隆盛募捐的,天皇本人也捐款500日元。

在鹿兒島城山,西鄉隆盛魂斷之地,家鄉人為他澆鑄了另一尊威嚴的銅像,身著陸軍大將的正裝,俯視天下。百余年后,西鄉隆盛強大的氣場仍舊籠罩這里。他橢圓臉孔的特寫和遛狗的閑淡姿態,出現在當地居民生活的細枝末節里,酒店裝修、卡通玩偶、人形餅干,甚至拉面館的醬油瓶。

“他十分神秘,書信更是少之又少,連張照片都沒有。大家總是一副看不透的樣子,我想這也是人們對他感興趣的原因。”薩摩燒工坊里,站在曾祖父半身陶像背后,65歲的西鄉隆文說。

面前這位老人橢圓臉、絡腮胡,盡管塊頭大,仍舊比傳說中“身長六尺、形似相撲手”的曾祖父小了一號。

這是公元2012年春天的鹿兒島,一座崇尚和平、平等的現代之城。當地政府官員說,這里盛名不衰的除了薩摩芋、薩摩燒酒,便是西鄉隆盛。

一頭牛和兩只狐貍

鹿兒島市維新紀念館大門口,立著西鄉隆盛大頭的卡通圖:一個普通的武夫形象,和服、草鞋,左側一只薩摩小獵犬。明治維新館建在大久保利通的舊宅遺址上。

“他是從這里長大的。房屋是在西南戰爭中燒毀了。西鄉隆盛出生在離大久保利通家不遠的地方,僅隔幾百米。他們兩個就像親兄弟一樣在此一起長大,但是,新政府成立以后,他們二人卻兵戎相接,這里也變成了一個悲劇之地。”明治維新館館長感嘆道,“建造了日本近代國家的也正是這兩個人。”

明治六年(1873年),西鄉隆盛辭官回到鹿兒島。這是明治“王政復古”后他第二次辭官返鄉。第一次辭官不久,他就被大久保利通請回政府。這一次,只有返鄉,沒有返朝。只有征伐令,沒有邀請函。第一次辭官返朝后,西鄉隆盛直做到第一參議,在大久保利通等人赴歐美考察的一年半時間里,作為政府的實際最高負責人。留洋派回到國內后,與留守派在是否“征韓”上產生政策分歧。天皇“圣斷”之后,留守派集體辭官。

西鄉隆盛的曾孫西鄉隆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西鄉隆盛回鄉后,因為名氣很大,年輕人會自動集中過來。他當時在日常山溫泉療養,年輕人就聚集在那里,請他告訴他們京都是什么樣的。旅館來了那么多人,也就變得很嘈雜了。旅館老板娘嫌他們太吵了,希望西鄉隆盛趕緊離去。西鄉隆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方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