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女”的抱負
如果把歷女看做是源自宅女,又融合了歷史要素的宅女“升級版”的話,那么歷女與宅男已全無交匯點。
從后現代“人類學”的文化譜系上說,如果把歷女看做是源自宅女,又融合了歷史要素的宅女“升級版”的話,那么歷女與宅男已全無交匯點。宅男,作為一個東洋后現代亞文化符號,充分體現了泡沫破滅后的經濟低迷時期,青年人回歸自我,一邊品味迷失,一邊尋找價值依托的意義所在。然而,自我迷失之路并未就此打住,剛步出“失去的十年”,又跌入“下流社會”的泥淖,一代青年的淪喪感與日俱進——宅男蛻變為“草食系”:他們對人生的態度更趨消極,甚至放棄了對愛情和性的主動謀求,情愿“草食”,自甘邊緣化。
如此退避的人生態度,令一部分強勢的宅女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放眼四周,一群有氣無力的草食男們消瘦的背影,讓宅女們從內心恥于與之為伍,這種心理客觀上也構成了她們奮起自救的動力。于是,她們把目光回溯,定格到戰國時代的古戰場,以幕末、維新的武士、英雄來置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小男人。歷女們穿越時空,試圖以往昔俠客的刀光劍影來驅散俗世的蠅營狗茍的努力可謂悲壯。
某種意義上,歷女們宏大敘事抱負的反面,正是對現實的失望。抱負有多大,失望就有多深。
本文經作者劉檸授權發布,摘自《下流的日本》,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
網絡編輯:實習生 陳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