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Facebook”,死了——公益小額信貸陷入困境

在商業型小額信貸公司出現爆發式發展時,公益型小額信貸機構(包括NGO)卻舉步維艱,已經從2003年鼎盛時期的三百多家萎縮到目前不足一百家,而且仍有進一步萎縮趨勢。它們既突破不了政策法規的桎梏,也難以找到可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責任編輯:冉孟順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周蕾

我開網小貸幫助農民走出貧困命運的同時,自身卻陷入停運的困境。 (劉寶成/CFP/圖)

在商業型小額信貸公司出現爆發式發展時,公益型小額信貸機構卻舉步維艱,既突破不了政策法規的桎梏,也難以找到可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五一假期剛過,陳凱峰收到一個壞消息,“我開網”即將停運。

我開網是一家幫助中國貧困人口的國際小額信貸機構。5年前由兩位美國女孩魏可欣和孟康妮創辦,并搭建了一個類似Facebook社交網絡的P2P小額貸款網絡平臺(person to person,個人對個人)。

陳凱峰也被P2P公益小額信貸的理念所吸引,加入并成為我開網上海分會副會長。“我加入的理由很簡單:那么多外國人在幫助中國邊遠地區的窮人,為什么中國人不幫中國人?”

我開網的進展曾一度令人鼓舞,至今為止,已為近千名每天生活費不足1.25美元的中國貧困農牧民提供超過50萬美金的貸款,幫助他們創造改變貧窮命運的機會。不少借鑒我開網經驗的P2P商業信貸網站,也在中國取得突破性發展。

但是,2012年5月2日,我開網官網突然宣布停運,因為募資困難。

事實上,我開網的生存困境,只是公益型小額貸款機構在中國步履蹣跚的典型樣本。在商業型小額信貸公司出現爆發式發展的大好局面時,公益型小額信貸機構卻遭遇困境。

“農民的Facebook”

“他們拿到貸款后第一次做小生意,剛開始才幾千,后來就變成幾萬了,確實能看出變化,生意越做越大,生活也越來越好。”

趙秀芹是內蒙古赤峰大板鎮百興嘎查(村)一名牧民,也是一名受益于小額信貸的老客戶。趙和老伴在當地做農機修理生意,急需一臺砂輪機,在我開網提交申請人情況和貸款需求后,幾名資助人關注了趙的信息。

不久,趙秀芹就從我開網獲得4000元小額貸款,買了一臺砂輪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