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售教授
抽選評委程序不嚴格、評委本身不合格、評出的教授不合格: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丑聞由來已久?!伴_房收錢”事件暴露了一個公開的秘密:明碼標價之下,一些硬性指標不合格的人被評為教授。更為怪誕的是,業務不合格的教授,反復當選評委。
責任編輯:楊繼斌 實習生 謝雪
湖南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已不是第一次傳出丑聞?;ㄥX買職稱已是近年來的公開秘密。 (勾犇/CFP/圖)
抽選評委程序不嚴格、評委本身不合格、評出的教授不合格: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丑聞由來已久
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評委“開房收錢”事件暴露了一個公開的秘密:明碼標價之下,一些硬性指標不合格的人被評為教授。更為怪誕的是,業務不合格的教授,反復當選評委。
2012年5月4日,網友在微博上公布的一條短信引爆輿論。短信中稱:今年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5月2日評委名單剛出,就有人接到短信指引送禮,評委劉一兵在新天賓館開房收錢。
目前劉一兵已被湖南省教育廳終止評委資格,其所在學校湖南警察學院紀檢監察部門已立案調查。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葛建中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劉一兵承認在賓館停留過四個小時,并與參評教師有接觸,這是對他進行調查的原因,但劉一兵本人否人收錢。
有多名身在高校的知情人向南方周末記者反映,2011年高職評審期間,評委劉一兵與其秘書就有類似的開房“與參評人接觸”的舉動。當時的地點是在長沙車站北路的今朝賓館,前往送錢的人同樣絡繹不絕。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了解到,湖南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的問題,并不只是在“錢”上,已經影響到教授隊伍的學術水平。
明碼標價,硬指標可通融
申報教授、副教授,發表規定數量的論文和專著是“硬指標”。但多名申報成功的教授并不達標,相反,在核心期刊發表八十余篇論文的教師反而申報失敗。
湖南省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中存在亂象,已有多年。2010年,一份源自高校教師之手的舉報材料,就多次地被寄往湖南省教育廳,但毫無反響。南方周末記者獲得了這份材料,文中包含大量案例,所提及的評委、參評人、所在學校均為實名。
比如文中稱2010年的正高職稱評審中,吉首大學陸晨、彭長錦,湖南警察學院曹超等人資格不夠依然獲得通過,而另外一些學術表現更突出的人卻沒有通過。
南方周末記者在CSSCI核心庫檢索的數據顯示:上述三人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數分別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上官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