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流】1911~1930 發觴:摩登曲線

上海摩登便是歐化,而其他地區則以效法上海為摩登。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發端于辛亥革命的現代上流時尚,開啟了百年以來的品位之門。

上海摩登便是歐化,而其他地區則以效法上海為摩登。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發端于辛亥革命的現代上流時尚,開啟了百年以來的品位之門。

辛亥革命打響了中國民主與共和的第一炮,滿清政府應聲垮臺,只是誰能否認它是一場并不徹底的民主革命?然而,作為副產品的服飾變革,卻從此深入人心而延續下去,清代延續幾百年的服飾制度—“人分五等,衣分五色”,人們按照嚴格的身份、等級穿衣著色—被瓦解。

時裝逐漸出現在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穿西裝的革命黨與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帶來了海外的新派奢華時尚。人們的生活形態,也一步步走向“現代化”,當年大上海 的上流生活風尚,金碧輝煌的舞廳和爵士樂、濃蔭蔽日的花園洋房和風姿綽約的美人兒,流線型汽車和西裝革履的紳士至今仍為人向往不已。我們懷民國之舊, 腦中依然會縈繞這些“不夜城”的升平之景。

歐化之風,在詰難中勁吹

辛亥革命后,“假洋鬼子”們終于可以長舒一口氣,因為西服竟然逐漸成為上層社會流行的“官服”。民國臨時政府頒布服制,西裝成為民國男性的半正式禮服,與長袍馬褂一道,并行于民國初年的政治社交場合。

翻看老照片,1911年12月29日,南京臨時大總統選舉會,17省代表40余人,六成穿長袍馬褂,四成穿西服;而1912年3月25日,內閣總理唐紹儀 接收臨時政府,孫中山率總統職員和唐紹儀合影,40余人絕大多數已穿上西服。即便后來孫中山創制中山裝,甚至被列為公務員服裝,但也未能撼動西服在人心中 的地位。

“歐化”已不再是秘密,“摩登”一詞也頻繁見諸報端。有報紙認為,上海摩登便是歐化,而其他地區則以效法上海為摩登。有當年的小報作《摩登賦》曰:摩登為 致病之媒介,摩登為敗德之歧途。盡管遭此“詰難”,摩登于中國女性依然是不可逆轉的心頭之好。當年的摩登之謂,并非大眾生活方式,它只“貢獻”給少數富裕 階層,而中下層市民是無福消受的。因而可如此定義:摩登者,上流社會之時尚也。

上世紀20年代前后,中國的摩登還存有“中西合璧”的不倫不類之貌,穿西裝者卻在袖中藏著一個精致的水煙袋、喜慶壽宴上給人長揖跪拜,以至于遭人恥笑;穿 旗袍的女子套上一件西式短大衣—這種短大衣,“西人謂之猴兒褂”;西方女性崇尚“露”,于是改良旗袍也“越穿越窄,越穿越短”,旁邊的衩越開越高,接近腰 際?!锻砬迕駠鴷r期上海小報》一書稱:上海某些所謂名人“所穿西服儼然十九世紀末葉之裝束”,自己全然不知,還以為是摩登;沈從文也在小說 《阿麗思中國游記》中,諷刺上海的異域化傾向。

然而這些風言風語之辭,并不影響洋貨的上市與流通。如果游走在當年上海的南京路,你會看到最新款式的勞斯萊斯、BVD內衣、HOUBIGANT(霍比格恩 特)香水、FLORSHEIM(富樂紳)鞋,卡爾登、恩派亞、夏令配克、美琪、維多利亞等豪華影院正放映歐美影片。20年代末期,已領略到“曲線美”的中 國美人兒行走在大街小巷。她們的衣服裁制得合身適體,加上高跟皮鞋的襯托,可謂十分性感。那時候“時興剪發,以緞帶扎起,或以珠寶翠石和鮮花編成發箍”, 路上的她們可謂“云鬢花顏金步搖”,甚為惹人注目—甚至連女學生,也開始接受上海的摩登之風,小報于是連連發出悲嘆。

摩登人物也出現在雜志封面上。1928年6月9日 《上海漫畫》第8期封面畫 《魔力》,描繪了一位當年的摩登女郎形象:短發,細眉,涂眼影,身著緊身西裝,口吸香煙,戴著項鏈、耳環、手鐲、戒指,指甲涂成銀色;1930年5月17 日第107期封面,一個愛打扮、燙發的摩登女郎用粉撲涂抹臉蛋,旁邊則是一個口叼煙斗、穿著和她同樣顏色衣服的“摩登先生”,正駕駛著一輛紅色的英國 Austin敞篷車;107期內頁,也畫有一個身穿洋裝、腳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正在戲弄、挑逗男人。當時的奢侈風尚,于此可見一斑。

奢華風景演繹階層文化

新舊交替的變革時代,奢侈風的衍變也往往伴隨著畸形社會現象的出現。有當時的報紙刻畫了一位打扮成摩登紳士的和尚:梳著分披的頭發,搽著發光的司丹康,穿 起漂亮的西裝,蹬著很考究的革履,戴著手表,套著戒指,敷著雪白的膏霜,走到人面前,一陣奇香;誰都揣測著他們定是王孫公子,擁著摩登透頂的情侶,坐上風 馳電掣的汽車,招搖過市,人人看了羨煞。

畸形至此,無怪乎文人們要批判。穆時英有名言為:上海,造在地獄上的天堂。又在小說《黑牡丹》中借舞女的口說:“譬如我。我是在奢侈里生活著的,脫離了爵 士樂,狐步舞,混合酒,秋季的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車,埃及煙我便成了沒有靈魂的人。”雖為批判,卻間接讓我們目睹了一番當年的奢華風景。

20年代,交誼舞在上等華人和家境殷實的市民中流行,當時跳舞顯然是奢侈行為,有報紙這樣說道:“一跳而半月薪水去,再跳而一月薪水光,三跳而債臺筑,四跳而生意歇,五跳而家破產,六跳而困水門汀。”跳舞的平民化,則要到三十年代中期以后。

上流社會的上流生活,于大眾而言有著難以抵擋的誘惑力,鋪天蓋地的報紙廣告,也時時刺激人們的“上流嗅覺”。

二三十年代的《申報》,香煙、飲料、服飾、汽車、住宅等廣告,無不充斥著“上等人”、“上等社會”、“上等人士”、“上等士女”、“上流社會”、“高雅人 士”等詞語,它們為大家虛擬了一個上流社會:吸著三五、吉士、美麗、雙嬰孩等牌子的香煙,喝著三桶、八卦、斧頭等牌子的白蘭地,開著羅斯羅朗斯、鏘特蘭、 林肯等牌子的轎車,住著有白瓷浴缸的上等住宅,坐在有包間的影劇院里看好萊塢的電影、聽梅蘭芳唱戲。上流即意味著受人尊重,“老美女雪茄煙”的廣告詞即 為:社會上之眼光,每重吸上品雪茄煙之人,以其必富有聲勢與資財也;老美女雪茄煙為市上各處雪茄之冠,故吸之者必備受社會之尊重。

上流社會之人,也有更深入的細分:同是穿著華麗的人,愛穿長袍的是有著傳統文化情結的士紳,愛穿西裝的是西化色彩濃厚的紳士;同是吸高等香煙的人,那些抽 長城、聯珠、雙喜等牌子的,屬于老成持重、事業有成的一群,愛抽吉士、三五、美麗等牌子的,則屬于追逐時髦、有點頹廢色彩的年輕人。這與當今風尚完全一 樣,同被冠以奢華、摩登、上流之稱,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亦有不同的品位所好。發端于辛亥革命的現代上流時尚,開啟了百年以來的品位之門。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