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流】2000~2011 洗牌:不懂它的范兒
21世紀一走來,不僅是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世紀,實際上也是中國成為世界上仿冒奢侈品最大的生產、消費基地的世紀?!癆貨”成為了中國時尚人群中公開的秘密,也是各大國際品牌的眼中釘。
21世紀一走來,不僅是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世紀,實際上也是中國成為世界上仿冒奢侈品最大的生產、消費基地的世紀。“A貨”成為了中國時尚人群中公開的秘密,也是各大國際品牌的眼中釘。
21世紀終于來了,然而,梳著馬尾辮,額頭光亮,周身覆滿緊身銀色功能面料的未來人并沒有統治地球的時尚界。流行趨勢順著20世紀的潮流順水推舟,和而不 同。Lady燝aga足蹬怪才Alexander燤cQueen的“驢蹄子”異軍突起,大波浪和煙熏妝仍在時不時的借尸還魂,Chanel式的針織風和 Gucci的雙G花紋則看上去永遠不會出局。
Heidi燢rum說,時尚界,花無百日紅,今天你IN,明天你就OUT。這是對21世紀前10年的真實寫照。對于講究時髦的人們而言,這是個相當精彩的時代。金融風暴、911、次貸危機都阻止不了人們追求時尚的腳步,他們異彩紛呈,百花齊放,光怪陸離,魑魅魍魎
呂燕的“國際范兒”
中國也最終追上了世界的腳步。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自此迎來了又一個經濟騰飛的黃金時代。而日益富裕的中國人,也充分 享用著入世所帶來的消費各類進口商品的便利。十年來,中國人均GDP從不足1000美元,暴漲至近4000美元,與其相隨的是,各類商品平均關稅從 15.3%下降至9.8%。
中國人開始把客觀的財富用于消費時尚品和奢侈品,其兇猛的追求也獲得了全球奢侈品行業的熱情回應。2005年時,LV僅在10個中國城市開立門店,目前已 經在29個城市有36家店。Gucci擴張得更快,2006年年初還只有6家店,今天已有39家店。Hermes從2005年的5家店發展到今天的20家 店,增加了三倍。據知名咨詢機構麥肯錫預計,從2010年起,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將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2015年將達到1800億元,將占全球奢 侈品市場的20%還多,超過目前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日本。
除了財富暴增和市場繁榮,這十年引人注目的,還有內地時尚輿論的茁壯成長。2002年,HARPER'S燘AZAAR以《時尚·中國時裝》為名進入中國。 2005年,《Vogue時尚與美容》在中國創刊。算上早在80年代末就進入中國市場的《ELLE世界時裝之苑》,世界三大主流時尚媒體齊聚中國,為中國 高級個人物品消費風潮助興。而今,報攤上最顯眼的位置都留給了這些時尚掮客。他們琳瑯滿目,定位精確,從初中生到煤老板,從OL到紅二代,從街頭到私人沙 龍,時尚傳媒扮演著無處不在的啟蒙者和鼓吹手,事實上統治著中國人的審美主權。
回顧2000年至今這些媒體捧紅的時尚人物,“呂燕”是絕對無法忽略的一個名字。2000年,貌不驚人的她在世界超級模特大賽中奪得亞軍,一躍進入中國公 眾的視線。以傳統標準而言怪異的面容,與其在國際舞臺上取得的傲人成績相參差,呂燕為中國人關于“時尚風標”的認知提供了一個奇特的注腳。21世紀以來, 辛迪·克勞馥式的古典美女在T型臺上漸行漸遠,凱特·莫斯們取而代之,這位血液里滿是海洛因的美女,她的瘦小,雀斑,O型腿,都成為頂級時尚品牌欲罷不能 的毒品本身。能把時裝之美演繹得淋漓盡致的人物,有時是尤物,有時是怪咖,對中國人而言,自呂燕始,十年以來,這樣的認知經過普及,漸成常識—畢竟,時尚 的關鍵,就在于“與眾不同”。
無論你怎么想,呂燕就在那里,模特界中國第一人的地位無法撼動。如果你理解不了,那是因為你不懂她的“國際范兒”,或者說不是你的“范兒”—你是什么“范 兒”?“范兒”是這十年中國潮流領域的核心術語。它涵蓋了西方時尚圈里的Style、Type,又有一股子土生土長的蠻勁兒,一時風光無兩。這標志著中國 人對時尚的崇拜進入到了細分時代,潮流開始分流,“范兒”成為每個人內在個性的張揚媒介。你是“朋克范兒”,那你一定愛艾薇兒、煙熏妝、鉚釘和骷髏頭;你 是“混搭范兒”,那林賽·羅韓就是你的榜樣,里三層外三層,有點花哨,有點頹廢,有點邋遢,透著不著調;你是“小清新范兒”,聽蘇打綠,讀安妮寶貝,棉布 長裙配海藻般的長發,穿帆布鞋,一定得光著腳這是你們的名片、屬性、門綱目科屬種,假設沒找到自己的“范兒”,那一定就是not爁ashion了。
周圍人的秋褲
這種樂于用衣服標識自己的身份個性社會階層的根本動機,恐怕源自社會高速發展,階層高速分化過程中,大眾普遍存在的身份焦慮感。—我是誰?屬于哪個社會層 次?誰和我一頭?你是你所穿的樣子,隨著經濟增長,社會分層、大眾分群不斷深化,中國時尚也正走入一個“千百年未逢之大變局”。決定各色“范兒”的,除開 審美、個性和文化差異,不同的經濟基礎、支付能力也成為核心的變量。有人在國貿和太古“掃貨”,有人在凡客上“淘寶”,有人在動物園“拿貨”,消費場所也 決定了你的“范兒”。時尚群體不再是鐵板一塊,分化程度空前。
2008年的“秋褲門”事件是近年時尚審美矛盾激化的標志事件。當時某知名時尚雜志主編在電視訪談中聲稱“我不允許我周圍的人穿秋褲”。這段話經網絡社區討論發酵后,引發輿論熱議。一時間,圍繞一條秋褲,中與西、土與洋、前衛與保守,時髦與實用等等爭論甚囂塵上。
概而論之,以洋為美,追逐西方潮流,仍是當下中國時尚界和奢侈消費中的重要觀念。在向往國際大牌而消費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滿足人們崇洋需求的地下產業也應 運而生。21世紀,不僅是中國成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世紀,實際上也是中國成為世界上仿冒奢侈品最大的生產、消費基地的世紀。“A貨”成為了中國時 尚人群中公開的秘密,也是各大國際品牌的眼中釘。支持者們則鼓吹A貨讓每個人都能消費得起,是人民對奢侈品大鱷的革命。A貨在任何熱衷時尚的人們那里都有 需求,在整個社會中隱秘地流行著。有時連一些相當富有的消費者也追逐著高質量的A貨—“如果你足夠有地位,沒有人會懷疑你穿假貨”是他們的哲學。與A貨同 時興起的,還有眾多“偽名牌”。2011年“達芬奇”家具虛假宣傳“意大利原裝進口家具”事件的曝光,讓公眾對“假名牌”的反感達到頂峰。此前,富有的青 年作家郭敬明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大曬價格不菲的“達芬奇家具”,被網友重新翻了出來,大肆嘲弄,不滿直指暴發戶的缺乏審美能力,以及上流社會崇洋媚外的虛榮 心態。
入世以來,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如日中天,奢侈品廠商大量將產品外包給中國工廠進行制作已經是行內心照不宣的秘密。盡管如此,隨著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 許多國際名牌也開始注意在審美標準上引入東方元素。如今,愛馬仕在中國投資原創品牌“上下”,力圖將其打造為“中國的愛馬仕”。黃色面孔的周迅成為 Chanel新一季代言人。范冰冰在坎城紅毯上一襲充滿爭議的“龍袍”屠殺全場菲林中國式的時尚審美,正在要求話語權的復興。
歸根到底,“藍色螞蟻”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中國正前所未有的時尚著,沒有人能預言未來會怎么樣。正如Heidi所說 “今天IN,明天OUT”—只有這一點可以肯定。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