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流】陳麗華 紫檀女王
陳麗華,香港富華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2億建造首家“國字頭”私人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3000多件藏品總價值在15億人民幣以上。
陳麗華,香港富華集團董事局主席,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2011年《福布斯》全球最富影響力的百位女性第33位。4.5億打造中國第一家頂級會所—北京長安俱樂部;2億建造首家“國字頭”私人博物館—中國紫檀博物館,3000多件藏品總價值在15億人民幣以上。
走進坐落在北京東長安街沿線的中國紫檀博物館,陣陣檀香繚繞著整個4層展廳。千件藏品更多讓人直觀感受到的是紫檀雕刻和木結構建筑的藝術魅力,當你意識到展品全部都是由小葉紫檀、黃花梨雕刻制作而成時,藝術造詣與稀缺名貴木材兩個要素組合而成的展品堪稱國寶不足為過。其價值難以用金錢衡量,物件大多是陳麗華親自進入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雨林采集,工匠藝術家雕刻而成。如同皇室宮廷家具,陳麗華不計成本、不計工時,親自參與設計制作,審圖、修圖,隔長不短地看活。常年累月,歷經30年打造這座讓世人仰慕的紫檀王國。
博物館北側有一座花園式院落,假山、綠水、石橋映襯著一座5層小樓,這里就是陳麗華女士和遲重瑞先生辦公、居住的地方,和她的120名員工住在一起。與我共同來訪的是來自摩洛哥某奢侈品雜志出版人和兩家媒體的資深記者,也是陳麗華女士的好朋友。初次見面,陳女士待客熱忱,將自己親手制作的月餅招待來賓。
眾多頭銜中,陳麗華女士最在意的還是“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她的大部分精力都已經投入到紫檀收藏的事業中,把全家都搬到這里與紫檀為伴。滿清正黃旗的出身讓她自小就與紫檀結緣,事業也是從家具修理生意開始的。由于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誠懇講信用,生意很快紅火起來,不久便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廠。上世紀80年代在親屬的幫助下去香港發展,憑借家具生意的原始積累涉足地產,不通粵語與英語的陳麗華本著“要心通,要真誠,要吃苦”“不愿做讓人看不起的人”原則,硬是憑借獨到的眼光,用從事家具生意賺得的錢在比利華購置了12棟別墅,低買高出,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創業資本。
80年代后期,重回故里的陳麗華在北京開始了事業的另一個巔峰,她堅信在內地會有更高更廣的發展,在躲過90年代的亞洲金融風暴之后,“北京長安俱樂部”的開發成為她北京事業的開始。那個時候北京沒有一家真正的私人會所,這個空白讓高端上流階層聚會的場所—長安俱樂部搶占了先機,包括政、商、文藝界多位知名人物的購買會籍,長安俱樂部的知名度一下子家喻戶曉。陳麗華的地產項目如同她“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的紫檀藝術雕刻作品一樣,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東側貫穿金魚胡同和雅寶路的金寶街總投資近40億元,占地35萬平方米,陳麗華完成了她當初要建設北京中央商業區與中央商務區之間橋梁的目標,現如今成為北京又一標志性街區。做地產找最好的地段,收藏也要尋最優質的原料。1:5比例制作,高3米的紫檀故宮角樓,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榫卯密合,瓦光柱圓,精致無雙,總重十幾噸。按照每噸十幾萬元人民幣市價計算,此角樓光原料就耗費400噸,加之藝術加工的附加價值,幾千萬不足為過。
幾十年過去,陳麗華的富華家具廠已經很久未賣過一件產品了。國內外眾多社會名流、政商要客,在參觀過紫檀博物館后,無不為美妙典雅的紫檀藏品贊不絕口,對個別收藏高價收購,都被陳麗華一口拒絕。2005年9月14日,中國紫檀博物館迎來了世界著名五大博物館的館長,包括中國的故宮博物院 、英國大英博物館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德國德累斯頓博物館以及美國史密森研究院 ,陳麗華代表紫檀博物館向五家機構捐贈了大型紫檀古建模型作為作永久收藏。開館6年的中國紫檀博物館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紫檀雕刻的藝術魅力。2011年5月23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紫檀博物館呈報的“傳統美術”木雕中的紫檀雕刻名列其中。這樣的回報,無疑是陳麗華投資紫檀的最大價值。
由于紫檀雕刻藝術上的非凡成就,美國佐治亞州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授予陳麗華榮譽博士,薩凡拉市市長向她授予金鑰匙,特邀為榮譽市民,每年5月25日定為“陳麗華日”。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紫檀博物館的手工檀雕技藝于2011年5月23日申請成功。陳麗華資助體育、教育、衛生、公安及賑災的款項達數千萬元人民幣。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