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談情】奢侈與粗俗

這幾年全世界都還沒從經濟困境走出來,各大名牌商品購買者,已經從同樣是黑頭發黃皮膚的日本人,轉變為中國人和韓國人了。而博物館的說明文字,亞洲只有日文,因為極少看到來自國內的旅客,都擠到名牌店了。

早年90年代甚至更早的80年代,香港就很流行去波(ball)場,這個波不是打球而是派對。會冠以各種慈善的名義,雖然有少部分掛羊頭賣狗肉,但很多確實也做了不少賑災義賣等善舉。我所要說的是這些熱衷派對的所謂Party animal也分派系,例如正宗名門出身的名媛,還有影視娛樂圈的性感艷星,于是大家趁機展示當季的新裝,最受青睞的服裝品牌不外乎Chanel、Dior、Gucci等,戴的珠寶名表金光閃閃Bvlgari、Cartier、Chopin、Tiffany,簡直富貴逼人。她們爭奇斗艷的程度往往也讓人瞠目結舌,八卦雜志曾經做過總結:名媛們恨不得穿得像妓女,而艷星更不會吝于展露胴體,整個慈善晚會簡直就是酒池肉林了。

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女士說過一句話:“奢侈的對立面不是貧窮,而是粗俗。”這些所謂的上流社會,雖然很多國外留學回來,但有些根本沒有好好念書。偶有被爆料其在國外如何豪放不羈、吸食毒品等問題。至于艷星們就更別說有什么像樣的學歷,似乎都急著出來撈錢闖蕩江湖的態勢。但是一個人的內涵,是要靠“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種志向。而正如香奈兒女士所說,她們都不貧窮,但是粗俗。每當有報道國外哪個大明星蒞臨中國,她們的行程絕對有我們的名勝古跡。反觀我們的明星去到國外,只知道采購。韓國的娛樂圈藝人,無論花多少年,例如金喜善據說花了十年時間,也要拿到大學文憑。而我們的明星偶像往往初中就輟學。有誰還念書呢?身上的名牌奢侈品就是他們身份、成功的象征。

這一百年來人類經歷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到1988年股市崩盤、1998年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都沒有能使奢侈品消亡,即使有幾個大集團經營不善而轉手。但是文化的底蘊不影響他們對品牌精神的傳承。隨著經濟復蘇,每次經過世界經濟大洗牌,無論從歐洲、亞洲,到近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中國,如同東方的太陽在世界舞臺冉冉升起,璀璨耀眼綻放光芒。這幾年全世界都還沒從經濟困境走出來,各大名牌商品購買者,已經從同樣是黑頭發黃皮膚的日本人,轉變為中國人和韓國人了。我們有錢了,有能力在各大名牌店大肆采購,除了斯文的還會被誤認為日本人,如果張狂的、財大氣粗的,就會被認定是中國人。

而博物館的說明文字,亞洲只有日文,因為極少看到來自國內的旅客,都擠到名牌店了。我們不要再只重視考試的分數,填鴨式的教育扼殺了創造力。我們需要加強下一代人對美、藝術的熏陶和鑒賞力。在歐美會看到各年級的老師,帶著一群一群的孩子們參觀各大博物館,看著稚嫩的他們專注的表情,讓人非常動容。自從1979年服裝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場服裝秀、雷達表(Rado)第一個在中國的電視投放廣告、可口可樂(Coca-Cola)從香港運到北京首批貨4000箱、大衛道夫(Davidoff)的煙草和男士香水在各大一級城市設立專柜。這三十年來,我們已經將奢侈品變成日常生活用品。消費能力提高的同時,也能像可可.香奈兒女士(1883-1971年),在孤兒院長大,通過個人的努力不懈,她不但具有雍容華貴的氣質,而且造就了一代時尚女王的稱號。再套句她的話:流行稍縱即逝,風格永存。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