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引領金三角禁毒合作
由于毒源在境外,一些販毒集團成員在境外,中國打擊毒品犯罪,必須進行國際合作。目前國際合作環境如何?中國采取了哪些措施?南方周末專訪了公安部禁毒局副巡視員魏曉軍。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阿富汗賈拉拉巴德,警察與村民一起鏟除罌粟。這幾年,來自阿富汗的毒品不斷增加,中國加大了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亞各國的執法合作。 (Jean Chung/CFP/圖)
由于毒源在境外,一些販毒集團成員在境外,中國打擊毒品犯罪,必須進行國際合作。目前國際合作環境如何?中國采取了哪些措施?南方周末專訪了公安部禁毒局副巡視員魏曉軍。
販毒集團正力求開辟中國可卡因市場
南方周末:從境外進入我國的毒品,除了金三角地區以外,主要還有哪些地區?
魏曉軍:來自阿富汗的毒品不容忽視,這幾年明顯增加,繳獲的來自阿富汗的海洛因占國內海洛因繳獲總量已近30%,而以前很少。
南方周末:什么時候多起來的?
魏曉軍:阿富汗毒品問題在9·11事件后開始顯現,近十年來一直是世界上罌粟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2007年,他們生產鴉片8200噸,占全球總量的93%,去年因作物病蟲害問題降到了5800噸。
南方周末:一般通過什么途徑進入中國?
魏曉軍:一般通過各種渠道包括航空、人體夾帶,進入中國,因為中國消費人群不斷增加,存在相當的市場消費需求。
南方周末:世界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