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華商在中國
在菲律賓獲得商業成就的華商們過去20年間在中國的跑馬圈地,幫助他們成為了首富級的企業家。當中菲兩國發生沖突時,他們非常擔心牽涉其中。
責任編輯:張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2012年5月11日,重慶市,在建中的SM廣場。這是菲律賓首富施至成在重慶市投資6億人民幣、圈地100余畝的首個項目,將于2012年下半年開業。近日,中菲雙方因黃巖島主權問題,兩國局勢變得尤為緊張,但菲商對中國投資熱情不減。 (CFP/圖)
在菲律賓獲得商業成就的華商們過去20年間在中國的跑馬圈地,幫助他們成為了首富級的企業家。當中菲兩國發生沖突時,他們非常擔心牽涉其中。
或許你并不知道,上海羅賓森廣場和裕景國際商務廣場、長沙家潤多超市、廈門新聯商業銀行、生力啤酒、上好佳食品,甚至永和大王,都是菲律賓企業。他們背后的“大佬”都是菲律賓首富級的華裔商人。
從1990年代試探來中國拓展商業版圖,經過緩慢的等待和觀察,尤其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金融海嘯的洗禮后,中國已經成了菲律賓商人重要的市場。據商務部的資料,截至2011年6月底,菲律賓累計對華實際投資額為28.3億美元。
“菲華(菲律賓華商)們還是越來越認同中國的重要性。”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副教授代帆對南方周末記者說,2012年,成立了20年的菲華青年企業家商會修改了其英文名稱,以凸顯出菲華的特點。“這個商會基本上由菲律賓最富有華人的后代組成,很大一部分成員在菲律賓的一些大企業擔任要職。”
代帆對這個“富二代”商會進行了五年的持續觀察,發現該商會成員學習漢語的興趣和比例越來越高。
而當中菲兩國發生沖突時,他們只能選擇“緊張地中立”——菲律賓某華人社團的負責人表示,中菲在黃巖島問題上發生沖突以來,菲律賓華人非常緊張,擔心菲律賓政府會要求他們要做出表態。這就好比妻子和母親吵架,兩邊“都得罪不起”。
資源來源:企業官方網站及公開報道等
華商首富搶灘零售業
被稱為“東南亞的山姆·沃爾頓”的菲律賓首富施至成和同樣年近九旬、被稱為“菲律賓李嘉誠”的吳奕輝都加快了在中國投資的速度。
現年87歲的“菲律賓首富”施至成被稱為“東南亞的山姆·沃爾頓(沃爾瑪創始人)”。原因是他一手創辦的SM集團讓菲律賓購物商場文化風行多時:在菲律賓8000多萬人口中,每天大約有300萬人在他的逾40家商場游覽購物。
施至成從1950年代開始做鞋業生意,直至1986年,實施了近20年軍事管制的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下臺。當時已擁有第一家百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