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清新政”半年觀察:革股市的命,也要革金融體系的命
“郭氏新政”遠遠超出了證券市場“自我革命”的范疇,進而呈現出明顯的“銀、證、險、外(資)”通盤設計的色彩。從過去的十年推不動一個政策,到現在的半年推出幾十個政策,疾風驟雨般的改革節奏,也令外界爭議重重。
責任編輯:冉孟順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羅敏夏
郭樹清所推動的證券市場改革顯然是“領跑者”之一。 (徐駿/CFP/圖)
“郭氏新政”遠遠超出了證券市場“自我革命”的范疇,進而呈現出明顯的“銀、證、險、外(資)”通盤設計的色彩。
從過去的十年推不動一個政策,到現在的半年推出幾十個政策,疾風驟雨般的改革節奏,也令外界爭議重重。
千喚萬喚的深滬交易所主板退市制度,終于在五一假期密集推出。至此,郭樹清所倡導的證券市場改革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市場此前猜疑說“郭氏新政”可能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現在卻正在形成共識,認為這是“關乎中國證券市場命運”的“系統升級”。
據不完全統計,在郭樹清出任證監會主席的6個月時間內,證監會共出臺政策、意見和辦法五十多條,平均不到4天就有一個新政策出臺。其密度和廣度都堪稱“歷史罕見”。
“時至今日,恐怕再沒有人敢不把證券市場的改革當回事,郭樹清主席的言論也成為市場矚目的風向標。”民間智庫安邦咨詢在研究報告中預測,“證券市場的玩法將面臨質變。”
但是對于更多的普通投資者而言,郭樹清所推動的股市變革,無論是其深層的改革邏輯,還是具體的政策效應,都超出了他們的理解范疇。
“過去20年里股市改革說了多少次,改到今天還不是原來的樣子?”有著22年投資經歷的松柏(化名)坦率地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不是郭樹清的問題,“換了張樹清、李樹清上來,體制不變,中國股市的炒作本質就變不了!”
更多的市場研究和觀察人士擔心,在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的證券市場中,許多缺乏“消化期”的政策,會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下最終流于形式。
郭氏“整體設計”
在簡單的問題中提出市場諸多深層矛盾的糾纏焦點,并在更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